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也是我国人民独创的。它光辉的哲学思想,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有极重大的促进作用。五行学说的实质,认为世界是由木、土、火、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人在内)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的物质不断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属东方;“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属南方;“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属中央;“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属西方;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属北方。

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朴素地分为五类,将具有相似属性的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并在五行属性的基础上,运用五行规律解释和说明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及变化。

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而这种联系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因此生克就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关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

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抑制的意思。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像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协调。所以没有相生就没有相克,没有相克就没有相生。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事物正常生产、发展与变化。

五行除了相生相克,还有“相乘”和“相侮”的关系。相乘,是指过度的相克,相侮,也称“反克”,是指原本自己是可以克胜的一方,却反而被它克胜,和相克正好相反。

反生为克:“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塞。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土是生金的,但土太多反而把金埋没了,使金失去应有的作用。比如一个人身体本来很健壮,又吃人参补品,结果不但没有起补身的作用,反而由于补得太过致病,此为反生为克。

滥多为克:“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盛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虚。”

反克:五行生克中并不只存在顺克,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旺克衰,强克弱;也有反克:如“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燥木折。土能克水,水多上荡。水能克火,火旺水乾。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运用五行的各种特性,以金、木、水、火、土为中心,凡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特征、形态、功能、表现等诸方面和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类似,就把它归纳于那一行中,分成五类,并分别类作系统归纳,将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理出头绪,从而可以说明各类之间的关系,如下图表: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京ICP备2000631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04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