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8第五章
第五章
(一)
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啦!这个消息使得这些成天在门板上打球的孩子们兴奋异常。如果要能到体育馆里看比赛多好呀。可他们知道,这只是想想,谁家的家长也不会给他们钱去买票看比赛。所以他们就像眼睁睁看着好吃的而吃不着那样馋得心里发痒。正这时,来了一个好消息,大忠家买了一台电视机。嘿,真及时!给连仓乐得心里开了花。连仓从小就爱听广播,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音机。他最爱听孙敬修讲的《西游记》,还爱听广播剧。他就想,如果收音机里能看到人就好了。没想到现在真有这东西了。连仓没见过电视机,也想象不出来电视机是什么样。这回好了,大忠家有了,他就可以亲眼见到了。
大忠他爸真行,按说他家也不算富裕,怎么买得起电视机呢?连仓还没听说别人谁家有电视机,大忠家的电视机可能是河伯厂的独一份。不管怎么说,这回可以一饱眼福了。
吃完晚饭,连仓撂下饭碗就跑大忠家去了。他家和大忠家紧换着,二十步就能走到。大忠家也早早吃完饭了。一进门连仓看到他家像电影院一样用布帘把窗户给挡住了。大忠他爸打开了电视机。开始图像不好,模糊不清。大忠他爸又出去扭扭天线,直到影像清楚了才回到屋里。
开始是报告新闻。连仓新奇地用眼盯着电视。哇真的多看见人了。这跟看电影一样,又不一样。这里的人太小,眼神不好的都看不清楚。但是,不用去电影院就能看电影,也够神奇的了。
乒乓球比赛现场转播开始了。连仓目不转睛地看着每一台比赛、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还时不时地为每一个好球叫好。他完全投入到比赛的现场中去了。
他记住了每一个运动员的名字,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什么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孙梅英。还有日本的木村星治、狄村伊智郎、欧洲的西多、别尔切克。当然,他特别希望中国队赢球。中国队一赢球他就高兴地欢呼,中国队一输球,他就惋惜地哎呀一声。他绷紧了肌肉,绷紧了神经,身心都随着比赛而张驰、连呼吸都随之而变化。
这场球看得太过瘾了,以至于回家躺在炕上还兴奋得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二)
连仓什么事都爱刨根问底,弄个究竟。大忠他们家生活也不算富裕,怎么买电视了呢?这事还得问问大忠。连仓知道,大忠这人网个出的不爱说话。因为他得过肺结核,吃链霉素吃的把耳朵吃坏了,跟他小声说话他听不见,而且他语言表达也费劲,所以连仓每次都耐着性子跟他说话。从大忠吱吱唔唔磕磕巴巴的话里连仓弄明白了。原来,那台电视机是上级给他爸单位的。因为单位没这笔钱,所以不打算要。大忠他爸觉得不要挺可惜的,就给接过来了。单位答应他分期付款,按月交钱。说实在的,,这也够他们家一呛的。大忠他爸真有招儿,也不知跟哪联系的揽了一个活:缝麻袋。就是把领来的麻袋片用麻线给缝成麻袋。缝一个麻袋才五分钱。每天晚饭后全家人就都坐在院子里动手缝麻袋。连仓为了看电视,也跟着一起缝麻袋。
附近的好多孩子都知道了大忠家有电视了,就都想进来看。可大忠他爸特厉害,就是不让进。于是这些孩子就堵在门口嗷嗷地起哄,甚至有点孩子爬到对面的房上往大忠家扔石头子。唉!本来是件好事,没想到会招来这么大的麻烦。
河伯厂小学出名人了!北京的田书元和上海籍的张宝娣在26届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了男女混合双打冠军!这个田书元就是河伯厂小学的毕业生,小学毕业以后就进了体校。没想到这么快就出了成绩。这是每一个河伯厂小学的学生引以为骄傲的事,尤其那些成天在门板上打球的孩子,心里头美个滋的倍受鼓舞。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地跃跃欲试,好像他们也能拿个冠军亚军什么的。
还别说,机会真来了。26届乒乓球比赛刚结束,北京体育馆的一个女教练就来到河伯厂小学挑学员。可能是国家打算普及乒乓球运动,就利用学生暑假办乒乓球培训班。结果,包括连仓、中子和牛子等十个学生都被选中了。
连仓本来天天在中子家的门板上打球用的是一个大光板拍子,这回,他以此为由让他妈给买了一个单面胶粒拍子。虽然他很羡慕中子的海绵拍,可他们家能让他买个胶粒拍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个拍子是他自己在体育商店挑选的,所以爱不释手。
乒乓球训练是一个星期一次。每次都是走着去,单程得走四十分钟。开始训练主要是体能训练,做操、练拉力,打球时间很少。开始,张教练让他们从推挡练起。连仓觉得很枯燥,没意思。本来连仓就长得瘦小枯干,再加上每天吃的都是窝头白薯,每次练一小会就觉得体力不支,眼前发黑还冒金星。每到这时他就蹲下去缓一会。等缓过来了再接着练。即便如此他也不愿让教练给开了。
(三)
中子他爸死了。听说是喝酒喝死的。他爸天天喝酒,老看见这个山西老头拎着酒壶去买酒。他每次也不多买,就买二两.完了再去买,他也不闲麻烦。也许在街坊面前拎着酒壶来来去去的也是一种炫耀吧。可是,商店里突然没有酒了,他没酒喝了,这哪行啊。怎么办?正好他的闺女是医院护士,从医院拿回家一瓶酒精。这老头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这瓶酒精兑上水给喝了。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就一命鸣呼了。河伯厂的街坊都在私下议论。有的说这老西儿嘴太馋酒瘾太大,商店没酒了就别喝了呗。有的说哪能不懂就瞎喝呢,酒精是能喝的东西吗?还有的说这老头也挺可怜的,孩子都养大了,还没享着福就走了,忒可惜了。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连仓本来对中子他爸没有好印象,因为他爸成天苦着个脸没个乐模样,只有在喝完酒之后才能露出一丝笑模样,或发出一声干涩的笑。可现在老头死了,连仓倒想起了他的许多好来。一到放假学习小组就在他们家。这些孩子有时不好好写作业,老是打打闹闹的,吵得大人不得休息。每次老头睡午觉被吵醒了从来不发脾气,都是趿拉着鞋出去走一圈。再有,这些孩子还经常在院子里支起门板打乒乓球,他也不管。即便如此,这些孩子见到他也觉得心里发颤,因为他瘦瘦的脸上长着一对往外鼓的眼睛,就像是在瞪着你。
中子哭得很伤心。因为他爸很偏爱他,宠惯他。
暑假结束了,乒乓球训练班也停了。连仓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太弱了。在训练班结束的时候,教练给他们所有学员进行了一次体能测试。在测400米跑步的时候连仓楞是没跑下来,半道就喘不上气了,真丢人。所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
转眼又放寒假了。体育馆又来学校招游泳训练班学生。这回连仓主动报了名。
训练是在室内的游泳馆。可当连仓穿着游泳裤在游泳池边一站就觉得寒气逼人。教练说,现在的水温是24度,不冷。简单做完准备活动之后,教练就让学生们下水了。连仓心里害怕了,他没敢一下就跳到水里,而是先坐在游泳池边把脚伸进水里试了试,咝--.真凉!他看见其他同学都跳下去了,心里也在犹豫着下还是不下。正这时,不知谁在后边猛的推了他一下,他扑通一下就进了水。教练在水池边指挥着,“不要停不要停,使劲游,停下就冷。”其实水不深,还没不了脖子,只要站稳,脑袋能露出来。连仓不会游,就在水里瞎扑腾。教练让练习飘浮,连仓根本顾不上,他瘦弱的身体在水里瑟瑟发抖,嘴唇已经变成青紫色了。
(四)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北京人喜欢上了吃带鱼。也许是因为市场上供应的水鲜太少太少,而带鱼却大批上市的缘故。以前,北京人讲究吃黄花鱼,所以刚吃带鱼的时候还有点不习惯,不觉得好吃。可吃吃就顺口了。再说,别的鱼也没有啊。带鱼都是按本供应的,很少。所以只有在年节假日或者家里来客人了才吃。做带鱼很省油,只用很少的油在饼铛上煎一煎就可以下锅炖了。带鱼味美肉鲜还刺少,只有三排刺整齐地排列,很好择。这些大概都是北京人喜欢上带鱼的原因吧。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北京平民各家各户都干上了手工活。顺哥家糊纸盒火柴盒,大忠家缝麻袋,而连仓家是拆布头。拆布头就是把废旧的棉织品剪成小块,再用手指甲把小布块择成棉纱。棉纱回收以后可卖到工厂擦机器用。连仓他们家所有人下班放学以后回到家里都得干这个活。连仓最讨厌于这个活了,因为得用手指甲一点一点的尅吃,特别慢,尅吃得手指疼脖子酸也姓吃不了多少,连仓一干这活心里就起急。恨不得马上就不干了。可是他一看哥哥姐姐和妹妹都在干也就耐着性子干下去了。不管哪种小手工活,都收入甚微,和所消耗的时间精力都不成比例。但是各家都在干着。只为多收入那么一点点。
又放暑假了。再开学连仓就升到六年级了。今天是星期天。连仓家的规矩,星期天的早点是吃糕点。因为买糕点得用糕点票,而每个月的糕点票特别少,所以只有在星期天才能吃一回。连仓的妈妈用糕点票买回两三种糕点,然后把每种糕点都掰成小块,每个孩子分一份,每份里每种点心都有。因为这样才是绝对的公平。分好后,每个孩子都仔细认真地吃起来,似乎在品尝着一种艺术品。
下午,骄阳似火。连仓想去陶然亭游泳。他跟妈妈要钱,哝叽半天才要出了一毛钱,只够买门票的。那他也高兴。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去那里游泳。当然他还要叫上大忠,这是理所当然的。
从河伯厂到陶然亭得走半个小时,又是大太阳天,走得脑瓜子直冒汗。好不容易走到游泳池了,连仓累得快没劲儿了。可玩心一点都没减。连仓在体育馆学过游泳,虽然没怎么学会,但入场的那套过程他都知道。他带着大忠很顺利地进入了游泳场。今天的水温高,下去一点都不凉,这使连仓很高兴,因为他最怕凉。大忠从来没下过水,一见水就有点害怕。连仓叫他好几回他也不敢下水。连仓说:“下来吧,这是浅水区,你看,水才到我胸脯,淹不着你。”连仓反复劝了他几回,他才哆哆嗦嗦地下了游泳池。其实连仓也不怎么会游,顶多能扑腾一二十米。可在大忠面前就成教练了。他教大忠怎样憋气,怎样漂起来。大忠虽然胆小,但还不算笨,学得挺快。突然,连仓哈哈大笑起来。他指着大忠的下身笑得弯下了腰。原来,大忠穿的不是游泳裤衩,是一般裤衩、没有松紧性,一见水就自己秃噜下去了。大忠赶紧用手提起了裤衩,站在那说什么也不游了。
出了游泳池太阳更烈了。口特别干,肚子也饿了。这时候如果能吃根冰棍多好啊!可是,兜里没有钱,眼看着卖冰棍的车一个一个的过去。咽咽唾沫,还是赶紧回家吧。
(五)
白玉英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就分配到了河伯厂小学。本来学校校长让她教三年级,这都让她感到很意外。因为一般刚毕业的老师都是从一年级开始教起,以后才能一步步升上去。可她一来就让她教三年级,感到有点压力。不过,这些天她在家已经把三年级的课程预习了一遍,心里头已经有了一半的把握,已经有了自信心。没想到开学第一天,校长突然决定让她直接教六年级。她都快蒙了,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校长对她说,原来教六年级的李老师突然得了重病住院了,学校眼下没有合适的老师替代,所以就决定让你顶上去,替代李老师教六年级语文,还要当六五班的班主任。校长一劲鼓励她,使她也产生了试一试的心理。
她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拿起了书本教具,从容地走向了六五班教室。
上课铃已经响过了,六五班教室的门虚掩着。白玉英用手推开了屋门,突然就觉得有个东西从上面掉了下来,她本能地一闪脑袋,那东西就砸在了她的肩上,原来是把破笤帚。班里的学生都哈哈大笑起来。她没笑,也没发火,而是冷静地站在那里看着这一幕。学生们很快就都不笑了。白玉英刚要说话,就听见教室前面的壁橱里发出了“咚咚”的敲打声。壁橱的钌吊用一根木棍插着,里边不断发出敲打声。白老师让一个学生把壁橱打开了,从里面竟然钻出来一个男同学!白玉英气得脸都白了。但她仍然镇静地让那个男同学回到座位,然后很自然地打开了粉笔盒.突然,从粉笔盒里蹦出了一个癞蛤蟆,把她吓了一跳,失态地大叫了一声。班里的学生们又是一阵大笑。白玉英实在受不了了,捂着嘴就冲出了教室,一气跑到了校长室。
半堂课过去了,白老师又重新回到了教室。班长连仓重喊了一回“起立!”,白老师向学生鞠躬回礼。学生坐下后,白老师说:“同学们,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班的班主任了。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搞好我们的学习,搞好我们的班级。”说完就开始讲课,就好像刚才的事没发生一样。这时连仓才注意端详起这位新来的女老师。因为连仓感到了一种怦然心动,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突然想起了一年级时的班主任郭玉凤。白老师没有郭老师的个高,但皮肤比郭老师白。再有,郭老师是丹凤眼,而这个白老师是弯月眼。尽管白老师的眼眶还是红红的,那也掩不住这是一张笑脸。匀称的身材向外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凹凸有致的体形充满了弹性与活力。连仓敏感地觉得,他又遇上了一个好老师。
(六)
连仓的感觉没错,新来的白老师的教学方法确实与众不同。每天上课之前,她都给学生读十到十五分钟的报纸,使学生都能及时了解到当前的时事。她教语文注重朗读,几乎每篇课文她都要求同学大声地绘声绘色地朗读。尤其是象《变色龙》那样的课文,她还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所以很容易调起学生的兴趣,学过之后还印象深刻。她组织起了班级乒乓球队和别的班进行比赛。本来六五班的同学爱打乒乓球的人就多,参加过体育馆业余训练的也多,就差没人组织班队。这下好了,班队有了,同学的积极性更高了,很快就在学校乒乓球比赛中占了上风,在河伯厂小学"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课堂上她是循循善诱的老师,课下,她是一个大孩子头。星期天,她又带着部分学生去北海玩。当同学们划上小船,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时候,都感到了无比的幸福。这样的老师怎么能让学生们不信服呢?就连最淘最嘎的学生在她面前也变得服服帖帖。六五班的同学空前的团结,六五班的学习成绩也在稳步上升。
紧张有序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毕业考试结束了。等录取通知书一发下来连校长都惊呆了,全校考上二十六中学的学生有六个,六五班竟然占五个!校长笑着对白玉英说:“你看,当初我就跟你说过,六五班都是不错的学生。”白玉英点着头说:"是,六五班的学生都挺聪明的。”校长笑了,说:“可当初你可让这些学生给气哭过呀。”白玉英说:“校长,您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呢?那件事我们早都给忘了。”校长满意地点着头,说:“你参加工作头一年就打了个大胜仗,也够不容易的。也证明当初我让你接六五班工作的决定是对的。你经过自己的努力证实了自己的能力,现在就看出成绩来了。”
六五班的同学一致决定过最后一个班日,地点还在北海。于是他们择日去了北海。他们围着北海慢慢地徜徉。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有叙不尽的旧情。阵阵欢笑不时爆发,时时插进男生的谐语。班日的最后当然是照一张全班集体照了。白老师拿来了自己的相机。快门响过之后,突然有个女同学哭了起来,一下带得好几个女生都哭了。男生也觉得心里酸酸的。几个女生抱着白老师。连仓此时也有一种想去拥抱白老师的冲动,但他没有那样做,只呆呆地看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