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历法

天文历法


一、历法

历法是按一定法制,组合年、月、日等计时单位,构成单位之间换算的方法,以供计量时

间之用。从远古到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历法,种类繁多,诸如:古埃及历、古巴比伦历、古希腊

历、犹太历、儒略历、格里历、伊斯兰历、印度历以及中国历朝颁行的多种历法。按其着重点的不同,它们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以太阳回归年为主要依据的历法叫做“阳历”,以月亮朔望月为主的更迭的历法叫做“阴历”,同时兼顾回归年和朔望月的历法叫“阴阳历”。

回归年是地球太阳公转一周,从春分点再回到春分点的时间,即四季更迭的周期,1回归年长365天5时48分46秒。阳历就把它作为“历年”的标准。朔望月是月亮和太阳会合的周期,也是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1朔望月长期29天12时44分03秒。阴历把朔月作为“历月”的标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

1.公历

公历是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历法,又称格里历,实质上是一种阳历,它的前身是儒略历。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儒略·凯撒采纳天文学家索西尼的意见制定儒略历,它以回归年为历法的基本单位,历年中平年365天,四年一闰,闰年366天。一年分为12个月,单月31天,双月30天,只有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公元前8年凯撒之侄奥古斯都作了调整,2月里减去1天加在8月上面,又把9、11两月改为小月,10、12两月改为大月。儒略历历年平均长365.25天,比回归年要长0.0078天,累积到16世纪末,3月21日春分提早到了3月11日。于是教皇格里高里十三世于1582年加以修订,把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格里历10月15日,中间消去10天,使春分日又恢复到3月21日。同时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公元年数被4除尽的仍为闰年,但对世纪年(如1600年、1700年、……)只有能被400 除尽的才为闰年。这样,在400年中只有97个闰年,而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天,与回归年只差 0.0003天,因此要经过3333年才有一天的误差。修改后的格里历,先在信奉天主教的国家使用,后来推行到新教国家,20世纪初期为全世界普遍使用,我国在辛亥革命后开始采用。

为了弥补现行公历的不足,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过各式各样的改历方案,以便建立国际通用、既科学又简便的历法。其中较易为人接受的是十二月世界历。

2.阴历

阴历以朔望月为基本单位,有名的阴历历法,主要有古希腊历和伊斯兰教历。

伊斯兰教历至今在阿拉伯地区和其他伊斯兰国家、地区仍然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应用于宗教祭祀和节期假日等现实生活。该历由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所创立,它定单月为30天,双月为29天,平均每个历月为29.5天,一年为12个月,共354天。12个朔望月实际上约为 354.3671天,为使月初和新年都在峨眉月出现的那天开始,伊斯兰历采用置闰的办法,每30年为一周期,共加11个闰日,在30年循环周期中,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为闰年,闰年在12月底增加1日,共有355天。伊斯兰历年比公历约少11天,因之元旦日逐年提早,寒暑日期变化无常,约33年循环一周。该历的起始历元定在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到麦地那的那一天,即儒略历公元622年7月16日(星期五)。

伊斯兰教历对昼夜的计算亦与公历不同,公历以子夜零时为一日之始,而伊历是以日落之时为一天的开始,即由夜晚到白天再至日落为一天,比公历要早6小时左右。

3.农历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新历法,就是所谓阴阳合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叫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阴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至于阴历闰哪一个月,这就牵涉到节气了。说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只是一种传统的说法,往细方面说,应该说一年有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这十二个中气,哪个中气属于哪个月,是有规定的。

雨水是正月的中气;春分是二月的中气;谷雨是三月的中气;小满是四月的中气;夏至是五月的中气;大暑是六月的中气;处暑是七月的中气;秋分是八月的中气;霜降是九月的中气;小雪是十月的中气;冬至是十一月的中气;大寒是十二月的中气。

至于十二个节气在哪几个月里,那就不一定。阴历的一个月平均是29天半多一点,可是从一个中气到下一个中气的间隔却平均是30天半少一点。这样中气在阴历的月份里要逐月推迟1天光景,到一定的时候中气就不在月中,而移到了一个月的末尾,如果挨着的第二个月又是小月,很可能这个月就没有中气,因为下一个中气落在第三个月的月初去了。中间的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就算是上个月闰月。以1998年为例:阳历6月21日是阴历五月二十七日,这一天是夏至(五月中气);而阳历7月23日是阴历六月初一,这一天是大暑(六月中气),从阳历6月24日到7月22日的这个阴历月里面(阴历五月完了以后的一个月)只有一个节气小暑,没有中气,这个月就算是闰五月。

所以阴历闰哪一个月,是按一定规则由人定出来的,并不神秘。

4.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正月、陬月、孟月、端月、孟春、初春、始春、元春;二月:如月、杏月、仲春、早春;

三月:病月、桃月、季春、炳月、三春、阳春、暮春;四月:余月、清和月、槐月、孟夏;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桐月;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月;九月:亥月、菊月、季秋;十月:阳月、小阳春、孟冬;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腊月、嘉平月、季冬。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京ICP备2000631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04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