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背  影       作者 赵天镝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要去八宝山革命公墓去看看父母,给二老擦擦墓碑献上一束鲜花和他们说说话。不知为什么父亲都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在我脑海里一直都挥之不去的是他老人家的背影,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帧一帧的播放着,好像停不下来,或许是定格在那里一动不动。

那是1981年我高中刚毕业,高考成绩不是太理想。父亲联系了一个不错的外地学校,让我去补习一年,收拾好行李,购置些日常用品很快就成行了。父亲把我送到了马圈长途汽车站,这是发往北京东北方向的长途汽车站。父亲帮我买了票,很快就检票进站了,父亲提着行李把我送上了长途车。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家出远门,心里不免有些忐忑,父亲嘱咐说经常写信,有啥事找陈叔叔(父亲把我托付给他的当地的老同学),很快检票员就催促送行的人赶紧下车了。我在汽车偏后的座位上坐着,大约等了四十多分钟,汽车才逐渐的坐满了人缓缓的驶出了长途站,出了站口向南行驶一百多米时,我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出站口,猛然发现父亲远远的站在出站口望着长途车,我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看着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我站着远远的看着他直到人影越来越小视线模糊了,父亲才转身离开。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背影。

第二次看到他老人家的背影是在1997年,也是我灾难的一年,那年我出了车祸,是那种很重很重的车祸,在解放军总医院做完手术后,又转到了顺义的解放军5116医院做康复治疗,长达大半年多。那时父亲每周日都要去医院看我,当时的交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每次都要从家坐车到朝阳门再倒长途车才能到顺义的5116医院,路上就得大半天。当时的父亲身心疲惫,即要为我打交通肇事的官司,又要每周去医院操心我的康复问题。每次周日来顺义父亲都很犯怵,但又放心不下我的病情还得咬牙坚持来医院。父亲当年已经是六十六岁了,本来应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还在为我奔波操心。这些一直让我感到愧疚对不起他老人家,也成了我终生的遗憾。

为了让我心情好些,1997年的春节父亲带着全家在医院陪我一起过的年,在医院要了两间房子住下直到初三、四才离开。他们离开医院的那天我坐在窗前望着他们的背影,父亲一直不放心的回头望向我的病房,真是一步三回头,直到医院的大门拐角处最后一次望向我的病房,我的眼泪哗的一下就流了下来。这是我第二次看到他老人家的背影。也是我第二次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里的场景,那个胖胖的穿着长袍,用衣服兜着为儿子买的橘子,穿越铁道吃力的爬上站台的父亲。

几十年来父亲的背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就像深刻在脑子里挥不去抹不掉。

                                                                                                                                                                                                          2023年3月31日于北京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京ICP备2000631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04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