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个为什么19.昆虫也能进行“光学通讯”吗
千万个为什么昆虫也能进行“光学通讯”吗
人们进行光通讯已有悠久的历史了,我国古代的烽火台可以说是最早的光通讯;战场上的信号弹,交通运输的信号灯、信号旗则是简单的光通讯;现代的光通讯是借助光纤光缆传送各种光学信息。
然而,那些小昆虫也能进行“光通讯”吗?仿生学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盛夏的夜晚,繁星点点,在溪水边,在花丛中,在原野上,一只只萤火虫闪烁着“荧光灯笼”,如繁星、似荧火,静悄悄地时隐时现,为游人增添了美妙的情趣。
给萤火虫增添光辉的是它屁股后面的那个发光器。发光器由透明层、发光层和反光层组成。透明层在发光层之前,就象手电筒上的玻璃盖;反光层在发光层之后,相当于凹面反射镜;发光层内有几千个发光细胞,它们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等发光物质。这些发光物质离不开一种叫三磷酸腺的能量化合物。发光细胞每次发光后,都需要依靠它的营养补充,在它的作用之下,发光细胞里的
荧光素和荧光酶才得以再生。当氧气沿着萤火虫的呼吸道进入发光细胞后,在荧光酶的催化下,荧光素与氧气发生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个反应过程所产生的能量,以一种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这就是荧光。萤火虫的呼吸节奏控制了对发光细胞的氧气供应量,使尾巴上的“灯笼”形成了忽明忽暗的光讯号。
不同种类的萤火虫由于所含荧光素和荧光酶不尽相同,所以发出的色光的颜色也不同,亮度也有区别;由于呼吸节奏控制得不同,闪光的频率和每次闪光的时间长短也有区别。如有的每回陆续发3次短暂的淡黄色光,有的每回发5次桔红色光,每次的间隔为2~10秒钟。
雌萤火虫和雄萤火虫的发光器,所处的部位有所不同。雄萤火虫只有尾部最后一节有两个小发光点;而雌萤火虫只有尾部最后三节有发光点,前两节在腹面,第三节有两个小发光点。因此,雄、雌萤火虫的发光手段也有所不同。
这样,不同种类的萤火虫,同种异性的萤火虫,在不同条件下,所发出的荧光讯号是丰富多彩的。它们凭借自己的“光学语言”进行联系,雄、雌之间还通过这种语言来“谈情说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