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3第二章 (一——三)

                                         第二章

                              (一——三)

                                          (一)

   河伯厂小学学校大门对面的墙上贴出了好多大字报。连仓没认识几个字,所以也不知道上边写的是什么。不过他听大人们议论说,是街道党组织欢迎党外人士帮助党整风,让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给共产党提意见。连仓听不懂,就没往心里去。

   连仓特别喜欢上学。因为以前和他一起玩的只有三四个孩子,一上学,班里有五十多个同学,都可以在一块玩。再说,每天就学点拼音和几个生字,算术也是几加几,太容易太简单了。他一学就会。每天作业也不多,一会就写完。写完作业还有好多时间玩。只要不耽误他玩,他就觉得挺好。再有,一上学,他越发喜欢他们的郭老师了。郭老师不光教他们语文、算术,还教他们唱歌。郭老师唱歌可好听了,她还会弹风琴。郭老师的脾气可好了,从来不跟学生发脾气。还经常帮助学生系鞋带,系裤腰带。连仓原来穿背带裤,上学以后就穿系带裤了。可连仓自己老是系不紧裤腰带,棉裤老往下出溜。每次郭老师发现了都帮连仓把裤腰带重新系紧。连仓下意识地觉得,郭老师又象大姐又象妈妈。

   连仓现在已经迷上玩蛐蛐了。他陆陆续续买了好几个蛐蛐罐。有瓷的小油罐,还有澄浆底的大斗罐。他的蛐蛐敢和小顺儿的蛐蛐掐,不分胜负。有好几个孩子都羡慕他的蛐蛐,看着干眼 馋。

   没有几天,学校对面墙上的大字报就换了内容。听大人们讲,是中央开始反击右派了,所有给党提意见的人都划成右派。连仓还是不懂,但他这个孩子喜欢听大人的议论。 

   住对门的杨大爷出事了,听说是给弄到沙河劳改去了。连仓不明白,杨大爷多好的一个人哪,怎么去劳改了呢?后来听大人说,就是因为他的嘴太破,老是骂骂咧咧地说粮食不够吃,说粮食统购统销是缺德的主意。结果,被定为坏分子,去沙河劳改了。

  李破车的大儿子也出事了。他本来是在大学里教书,这回给降到中学教书了。听说,他在学校同情右派学生,为右派学生说话,所以就犯了错误,被降到中学了。

   这两个人都和连仓有点联系。杨大爷曾经用三轮拉着他去医院,等于帮他捡回一条命。而李破车的儿子是连仓喜欢的郭老师的丈夫。这两个人在连仓的心里都是好人,怎么会都出事了呢?

   这几天,连仓注意到,郭老师的眼睛老是红红的。连仓判断出她一定是天天在哭。连仓的心里也觉得特别难受。他连玩的兴趣都没有了。他一闭眼就能看到郭老师哭红的眼睛。

                                                  (二)

   一年级结束了,连仓考了双百,这让爸爸妈妈很高兴。连仓心里觉得没什么。倒是放暑假了,才使他感到兴奋。天生就好玩的他可有理由天天玩了。

   今天这几个孩子约好去天坛。这次不是去逮蛐蛐,而是去粘季鸟和逮蚂楞。为此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顺哥自己用小线织了一个蚂楞网。织蚂楞网可是技术活,连仓他们都不会。得用竹板做的梭子织,左一穿右一绕然后系个扣,就织出一个网眼。如此织出一片网的时候,就把网固定在一个铁丝弯的圆圈上,再把圆造圈梆在一个长竹竿上,一个蚂楞网就做成了。说着挺简单,做起来可难了。织网的梭子都得自己做,用一片竹板咔吃好几天呢。其他孩子也有任务,就是得自己熬粘季鸟的胶,粘季鸟胶是用自行车里带熬的。先把废旧的自行车里带用剪子剪碎,然后放进铁皮罐头盒里、加上水,在火上慢慢熬。还得仔细看着,不能欠火也不能过火熬糊了。熬出的胶特别粘。去粘季鸟得带着装着胶的罐头盒。还得带一根长竹竿。

    他们来到了天坛公园。暑期照顾学生,公园门票只一分钱。进公园不用买票,公园门口有一个玻璃盖的木箱,把钱投进木箱就可以进去了。

    季鸟就是知了.北京孩子管知了叫季鸟。季鸟分为"蚂季”和“伏天儿”。“蚂季”个大,叫得声也大。“伏天”个小,叫起来“伏天--伏天---",声音好听。粘季鸟也得会粘。得先听声,判断季鸟呆的位置,然后找到季鸟,把粘胶抹在一根小棍上,把小棍插在竹竿顶端。要小心翼翼地举起竹竿,悄悄地把抹着胶的小棍准确地杵在季鸟背上,季鸟就被粘住了。然后,把粘住的季鸟摘下来,放到竹皮娄子里。粘季鸟关键是要小心准确,一不小心惊了季鸟,它就飞了,还得重找新的。尽管小心,失败还是经常有的。也许正是失败才更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蚂楞就是蜻蜓。北京孩子管蜻蜓叫蚂楞。蚂楞的品种有“老干”、“老籽儿”和“红辣椒”。逮蚂楞就是用蚂楞网在空中兜住飞着的蜻蜓。兜住后就马上把蚂楞网往地上扣,这样一只蚂楞就逮住了。蚂楞很贼,眼睛特别好使,所以很难在空中兜着它,经常费挺大劲还让它跑掉。

    孩子们玩起来时间过得特别快,转眼就是晌午了。这些孩子每人都出了一身汗,个个都是小花脸,跟小鬼似的。可是,战绩辉煌,逮了一娄子的蚂楞和季鸟。

    乐极生悲。正当连仓高高兴兴满载而归的时候,却遭到了妈妈的一顿训斥。说他净贪玩,不用心学习。以后不许他和小儿一起玩了。连仓不理解妈妈为什么训斥他,就没吱声地写作业去了。暑假每天的作业不多,连仓一会就写完了。写完作业他又往外走。他妈问道:"又上哪去?"连仓说:"我找大忠玩去。”他妈又嘱咐他:"别找小顺儿玩啦。"连仓回应着:"知道啦。”就三步两步地出去了。

    大忠他妈也把大忠训斥了一顿。连仓问大忠,你妈怎么说的?大忠说,"我妈说小顺儿他爸是坏分子,让我别跟他玩。"连仓说:"小顺儿他爸是坏分子和他有什么关系?再说,我觉得杨大爷挺好的,怎么是坏分子呢?”大忠说:“我也不知道。以后咱们不找小顺儿玩不就得了。"

    说着,他们俩来到学校门口,打算玩搧三角。这时从学校里边走出一个人,是郭老师。连仓喊了一声:“郭老师好。”郭老师只点点头就走过去了。连仓发现,郭老师大肚子了。郭老师的脸也变样了,不那么好看了。连仓他们刚要玩,学校里边有出来一个人,是个男老师,大概是教体育的。因为这个老师不教连仓他们,所以他姓什么都不知道。连仓忽然发现这个老师怪怪的。只见他用一只脚蹦着走,象女孩子跳间一样,而且他一边蹦一边笑。连仓看了一会觉得挺害怕的,就赶紧拉着大忠走开了。

   后来,连仓听大人们说,那个老师是揪出来的右派,疯了。

                                                  (三)

   连仓的学习小组在东边中子家。中子家离连仓家不远,走5分钟就能到,可连仓从来没去过。因为他家总是大门紧闭。他家的大门特别大,能进马车.连仓使挺大劲才推开了他家的大门。一进门是一条走廊,跟公园里的长廊似的,因为光线太暗,连仓改也看不清走廊是什么模样,走廊的尽头左手有个月亮门,进了这造个门才是他们家大院,一进门,连仓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哇:好大的一个院。只见院子方砖铺地、有银山和大鱼缸.东西各有两间厢房。北边是一个木制结构的二层小楼,中子他们家就住在里边。连仓心里不免有点胆怯,仗着胆喊了一声,"中子。"没有人回应,他又喊了一声,中子才懒洋洋地从屋里揉着眼睛走出来。中子他妈从屋里搬出了一个小桌,说,“你们在院子里写作业吧。"中子又搬出来几个小板凳。不一会,又有三个同学来了。他们就围坐在小桌上开始写作业。刚写完作业,中子他妈就让他们回家了。

   连仓回到家里把书包放下就出去找大忠去了。连仓到了大忠家,只见大忠正冲着作业本发楞。他妈见连仓来了说道:"等会再找他玩,他还没写完作业呢。”连仓说:“没关系,我等他。”就拿了一个板凳坐在大忠旁边。他发现大忠挺有意思,写上两笔作业就发楞,他妈一来就赶紧又写几笔。连仓小声问大忠:"你老发楞想什么呢?”大忠说:“没想什么。”连仓说"那你发什么楞啊?”大忠说:“我不爱写作业。”连仓说"咳,你不写完作业你妈能让你玩去吗?你赶紧写完了,咱俩好玩。"大忠这才按下头写了起来。

   大忠终于写完作业了,他们俩就一起出了门。对面的墙上贴了一张告示。他们俩才上二年级,看不懂告示上写的是什么。正好顺哥来了。顺哥告诉他们说:“这是电影广告。今儿晚上七点半,在消防队大院演电影。5分钱一张票。"这小哥俩一听拍手跳了起来。连仓说:“晚上咱们一块看去。"顺哥说:"你们去吧,我去不了。"“为什么?”连仓问道。顺哥说:“我得在家干活,糊火柴盒。"连仓这才想起来,顺哥他爸劳改去了,他妈没工作,娘儿俩吃什么呀?顺哥他妈上连仓家哭着借两回钱了。要不怎么办?后来,他妈给人家看了一个孩子,还糊点火柴鱼.总算能吃上饭了。所以,顺哥放了学就得在家干活,不许他出来玩。

   消防队大院在河伯厂的东北角。这里过去是消防队,现在消防队搬走了,留下来一个大院。吃完晚饭,连仓他们早早的就乐个小板凳、到门口买张票,进到院里等着去了。

   院子中间立起两根木头杆子,电影银幕挂在木杆上。银幕货已经坐了百拾口人。连仓的好多同学都来了,他们这呼那叫的特别热闹。太阳落山了,夜幕悄悄降临。院子里亮起了几个大灯.蚊子虫子都围着灯泡飞。电影放映机立在院子中央。忽然,一个虫子落在了连仓的脸上,连仓本能地用手抓住了,一看,竟然是一只“飞禽”(带翅膀的蟋蟀)。

   电影终于开始了。连仓心里有点激动。因为他看过许多次电影了,却是头一回在露天看电影,有种奇妙的感觉。心想,这下好了,每个星期都可以看一个电影了。正当连仓高兴之时,忽然银幕剧烈的波动起来,电影画面扭曲得怪模怪样。接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的砸了下来。观众立时炸了锅了,大呼小叫地往院子大门口跑。谁也没想到下雨,谁也没带雨伞。人们把板凳顶在脑袋上四下逃窜。人挤人,人拥人,连仓跑掉了一只鞋也顾不上找了,就这么着光着一只脚跑回家去了。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京ICP备2000631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04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