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Manyprickle Acanthopanax Root-bark
刺五加Manyprickle Acanthopanax Root-bark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et Maxim.) Harms为五加科植物(见图122),别名:刺拐棒、射节五加、老虎獠子,具有补肾安神、扶风除湿、活血祛察功能,主治神经衰弱、冠心病、休虚乏力、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
【生长习性】野生于山地阔叶混交林下及林缘处,喜温和、湿润的气候,喜阳光、耐荫蔽、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种植。
【繁理方法】用种子、扦插和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果实采收后,需要经过1个夏季完成形态后熟和经过1个冬季完成生理后熟,种子才能萌发。(1)采种。9~10月份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在水中浸泡1~2天,搓去果皮,捞出种子晾干。(2)种子处理。将种子与2倍湿沙混拌后置于容器中,在温度20℃左右下催芽,每隔10天检查1次,约经3个月左右,种子有50%左右裂口时,再置于3℃以下的低温贮藏,播种时取出。
(3).播种育苗。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在10月下句
至11月上旬。条播按行距15厘米,深2~3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后稍加镇压,浇水,一般在5月份出苗,生长2年后移栽。也可在采收后立即播种,待第三年5月出苗。
2.扦插繁殖:在6~7月份高温季节,剪取枝条,截 图122 刺五加成长10~15厘米的小段,按行株距15厘米×8厘米,插条斜插入苗床中2/3,浇水后用薄膜覆盖,以保温、保湿,15天左右生根,逐渐去掉薄膜,并搭设遮荫棚,生长1年后移栽。
3.分株繁殖:在植株周围萌发出一些幼株,在早春将这些分柴枝连根挖出或连同母株一齐挖起分株。按行株距60厘米×40厘米定植。
【田间管理】
1.间苗:播种育苗在苗高3~5厘米时,疏除过密苗和弱苗;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距8厘米定苗。
2.松土除草:幼苗期要及时松土除草,6、8月再分别进行中耕,保持田间无杂草。
3.追肥:播种育苗在苗高10~15厘米时,每亩追施粪水2000千克,施后浇1次清水;7月上旬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促进苗期生长发育。定植苗于每年春或秋季按株施用堆肥或厩肥,于株旁开沟施入。
【采收加工】刺五加以根及根皮入药。定植后3~4年收获。于夏秋两季采挖,洗净,剥取根皮,晒干,用根的将根切成30~40厘米长,晒干后捆成小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