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
李老师 作者张伟光
教师,崇高神圣,威严而又儒雅,更多的是斯文,令人敬、畏、爱!
我们的李老师,是个个子不高,稍微有点肥胖,不修边幅,永远是有一些胡子茬儿在脸上的老师。
李老师每次上课都来去匆匆,但不是那种坐如钟、行如风的快捷快速,而是匆匆忙忙,好像上一次的事情还没做完就匆匆赶来了一样。
有的时候衣服都没穿好,有时候头也没有梳好,有时候脸好像也没有洗干净。当时我们好像是在初三或高一的阶段,正是学会了一些思考和判断的时候,也懂得了一些关于社交礼仪的知识,其中包括仪容仪表。
天真少年也有需要讲究一些的心理了。记得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私塾的老师以及《藤野先生》的形象。
但李老师都不是。
李老师脸上永远没有笑容,但也不是那种刻板恐怖的,而是总有一丝愁容和疲惫。他的衣服好像总是不那么合身儿。有的时候穿一身深色的西服,下面穿一双白色的旅游鞋。
同学们议论,那西服是不是某个单位发的吧?那个年代很多单位时兴发工作服。
有的时候,他外面穿着西服,里面穿着自家织的毛衣,然后却把毛衣扎在腰带里。那腰带好像还是红色的。
那时候我们是十四五的孩子,比较来比较去,怎么也觉得李老师不像个样子,不那么精神。更不像其他英俊潇洒的老师那样有学问,也不像温文尔雅的老师那样亲切和蔼,愿意与同学聊天。
隐隐约约的,听说他的夫人和他并不匹配,家里有好几个孩子。李老师要负担很多家庭经济和家务。
无论如何,在我们心目当中,李老师总是形不成一个理想的老师的样子。
唯一的评价是,李老师教学方面还算可以吧,不是没有水平的那种。
时间很快过去了多年,社会也发展了很多。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学生们也都毕业了,有了不错的工作。
当然也会有混的不如意的同学。有一年我的妹妹说起社会上一些见闻和一些不好的为人之道。比如说,借熟人的钱、骗同事的钱。我们觉得这样的人应该断然绝交,弃之不理,或者共同鄙视,或者如果有能力,应该引导他们走向正路...
妹妹说李老师也遇上了这样的事情,是李老师的学生找到了他。
然后我关切地问:“那李老师后来给他钱了吗?”
妹妹说,“给了!”
大家都觉得李老师很傻。
想必那个时候。李老师生活已经好转,虽然不可能大富大贵,但是肯定是比我们上学那会儿要强很多了。
面对学生的要求,我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够准确地判断李老师当时的心境和心态~
不能拒绝!毕竟李老师是学生的老师。可能也是他之前生活经历让他能够体会生活的艰难吧!
后来,后来,很多年也没有李老师的消息。大家也没有机会再谈到他。我也奔波了,努力了、遇到了、坎坷了很多年。
我有了自己的工作,也有了疲于奔命。有了自己的孩子,也遇到过阳光和风雨。也有过像李老师那样匆匆忙忙、不修边幅的时候。
世事无常,没有一帆风顺的。当我步入中年以后,也有一度身体受伤,怕冷怕热的时候。每当早晚外出的时候,也会多加两件衣服。衣服怎么穿才能保暖起作用呢?想起李老师把毛衣扎在裤子里面的形象,不禁慨叹自己!
哈!原来无论是毛衣、秋衣、还是衬衫,扎到裤子里面就是保暖,就是管用!
也想起我们每天驾车上班或者赴约的时候,因为堵车,因为匆忙,因为来不及吃早饭,或者忘了刮胡子时候的尴尬。其实和李老师也是可以同日而语的了!
自己有了孩子,有了房子,有了车子,当然肯定也有贷款和经营上的周转,我们也就知道了李老师当时为什么总是来去匆匆,不是特别坦然……
我们痛恨某些同学去欺骗老师,仅仅是为了蝇头小利……
我们也同情地迁怒于李老师:为什么不好好去教育一下那个同学,而去姑息她的行为呢?
但是一切比较、猜测、自我臆断无果之后,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之后,我们理解了李老师!
李老师比我们高大!比我们高大!
2023年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