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旧城

耶路撒冷旧城  来源百度百科  

宗教旧城

耶路撒冷旧城位于耶路撒冷的东方,面积仅1平方公里。东邻橄榄山,南邻锡安山。旧城内的圣殿山,为犹太人最神圣之地。

耶路撒冷旧城内分成四个宗教区域,划为4个区。分别为犹太区丶回教区丶基督教区和亚美尼亚教区。

1.东南部为犹太教区,有圣殿西墙,即哭墙

2.东北部为穆斯林区,包括著名的神庙区,神庙区的圣地有摩哩山的岩顶(伊斯兰教)及岩顶上的圣殿(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

3.西北部为基督教区,有基督教的圣墓教堂;

4.西南部为亚美尼亚区。

世界文化遗产 

耶路撒冷旧城

基本资料 

遗产名称:耶路撤冷旧城及其城墙Old city of jerusalem and its Walls

入选时间:1981年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i)(vi)地理位置:N31 46 60 E35 13 00

遗产编号:148rev 耶路撒冷旧城遗产描述 耶路撒冷位于地中海和死海之间,是古代巴勒斯坦中部的全球宗教重镇,也是完整地保留了人类信仰文明演进史的一个历史城市。根据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自己的宗教传说,耶路撒冷同时被这三大宗教奉为圣地。

自从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耶路撒冷对于犹太教的象征价值始终未变。

耶路撒冷又是基督教的圣地。耶路撒冷是耶稣一生中在最关键的时刻度过的地方。对基督教来说,耶稣被钉死的受难地,最后一次晚餐餐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之母海伦娜太后于公元335年巡游耶城时在耶稣墓地上建造的圣墓教堂等等,均是世界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圣地。

耶路撒冷也被认为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在麦加之前,耶路撒冷就是穆斯林祷告的方向。

哭墙又称西墙,是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由大石块筑成。犹太教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例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 

耶路撒冷旧城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耶路撒冷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种宗教的圣地,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

在它的220个历史建筑物中,有著名的岩石圆顶寺,建于7世纪,外墙装饰有许多美丽的几何图案和植物图案。

三大宗教都认为耶路撒冷是亚伯拉罕的殉难地。

哭墙分隔出代表三种不同宗教的部分,圣墓大堂庇护着耶稣的墓地。


  耶路撒冷旧城遗产介绍 

耶路撒冷是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被誉为三大宗教的圣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 耶路撒冷旧城难以和平的“和平之城” 耶路撒冷在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中都是“和平之城”的意思,但是耶路撒冷却是世界上最不和平的城市之一。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都宣布这里是首都,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视这里为圣地。因主权争议激起的巴以冲突,持续多年,纠结难解。耶路撒冷距今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其所在地最早叫“耶布斯”。相传大约5000年前,阿拉伯迦南人的一个名叫“耶布斯”的部落从阿拉伯半岛迁徙到这里定居,并以部落的名字命名此地。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王国创始人大卫征服了这个地方,将它作为犹太王国的都城。

历史沿革 

耶路撒冷从16世纪初起,接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是它独立行省的首府。1917年被英国占领,是委任统治地的首府。耶路撒冷长期以来是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聚居的城市。

为了制止三教的争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大会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国际化。1947年联合国决议耶路撒冷为国际城市,由联合国管理。

1948到1949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西部,建立新市区;约旦守住东部的老城。在东、西占领区中间布设砖墙、铁丝网、地雷,隔绝来往。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打响,以色列夺取老城,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拆除东西界墙,驱逐阿拉伯居民,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的首都。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

耶路撒冷的地位和归属问题还有待解决。


耶路撒冷旧城面积约1平方公里,内分为4个区:

东北区:穆斯林居住区,包括著名的神庙区,神庙区的圣地有摩哩山的岩顶(伊斯兰教)及岩顶上的圣殿(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原来的犹太教圣殿也在其中,此外东北区还有阿克萨清真寺和基督“受难之路”。

东南区:犹太教区,有圣殿西墙,即哭墙。

西北区:基督教区,有圣墓教堂、耶稣受难之路的一小段。

西南区:亚美尼亚教会区。南部为犹太教区。城西南面的锡安山为犹太教又一重要圣地。城东的橄榄山有基督教与犹太教圣地。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京ICP备2000631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04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