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奈Galanga Resurrectionlily Rhizome
山 奈Galanga Resurrectionlily Rhizome
山奈Kaempferia galanga L.为姜科植物。别名:沙姜、三奈(见图63)。具有温中散寒、化浊、行气、消肿止痛的功能。主治胃寒痛、消化不良、跌打损伤、牙痛、风湿关节痛。主产于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
【生长习性】山奈原产于热带地区。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喜光、怕寒。栽培于海拔70~100米丘陵阳坡。气温高,生长快,尤其在有机质含量丰富、疏松肥沃的砂质新垦山坡地上生长
特别茂盛。粘土不宜种植。较耐旱,忌积水。
【繁殖方法】用种子和根茎繁殖。
1.选地与整地:选向阳山坡,排水良好,疏
松、含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土为好。深耕细耙,施入农家肥作基肥,整平后做1米宽的畦,两边开排水沟,畦长不限。
2.种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种子,晾干贮藏,于翌年3月下旬播种。条播或点播,行距15厘米,株距5厘米,覆盖细土2厘米,每亩用种量1.5~2千克。播后20~30天出苗,苗高15厘米以上时按20厘米×25厘米的株行距开穴定植。种子繁殖一般较少采用。
3.根茎繁殖:收获时选饱满有光泽、无病虫害、芽头多的根茎,沙藏越冬。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折取1年生带芽根茎,用草木灰涂抹伤口,按20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挖穴,每穴栽3棵,呈“品”字形排列,根茎靠穴边斜插放,芽眼向外,不要倒放或平放,覆土使穴面高出畦面,以利排水。每亩用种量60~70千克。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山奈栽后1个月幼苗开始出土,植株未封行时,杂草生长迅速,应及时中耕除草,中耕宜浅不宜深。结合中耕培土。夏末秋初,植株封行后,两个月除草1次。
2.追肥:追肥分3次进行。第一二次分别在5月中旬和7月中旬,第三次在8月中旬,肥料以堆肥或厩肥为主。
3.排灌:山奈耐旱不耐涝,土壤水分过多对山奈生长不利,雨季要特别注意排水防涝,排除畦面、畦沟中的积水,以免发生烂根。
【病虫防治】雨季易发生根腐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撒入生石灰进行病穴消毒。
【采收加工】山奈以根茎入药。秋末、冬季或初春,地上茎枯萎时采挖根茎,洗净泥沙,剪除须根,切成1厘米厚的薄片,用硫黄熏1天后,铺在竹席上晾干。切忌火烘,否则,变成黑色,缺乏香气,影响质量。每100千克的鲜货经切片加工后可得干货20~25千克。一般亩产鲜货400~5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