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6第三章(六——十) (六)
第三章(六——十)
(六)
学校让学生每人储蓄一元钱,支援国家建设,让少先队员带头。连仓是中队长当然更得带头了。这对连仓他们家来说不算什么。因为连仓的爸爸挣得多,他妈又参加了工作,又有了一份收入,所以家里生活比别人家都富裕一些。可没想到连仓跟妈妈一说,妈妈却不同意,说:“咱们家从来不储蓄,没有那个闲钱放在那。”连仓说,“储蓄是支援国家建设,我是中队长,我得带改
头啊。”妈妈听了还是不同意。没办法,连仓只好另想别的着。
连仓走到了街道服务站门口,看见有人从服务站取报纸,拿了一大摞,就问人家拿这么多报纸干什么?人家说是去卖,卖10张报纸得一分钱。连仓马上算了一下,卖10张得一分,卖100张就得一毛,卖1000张就能得一块了。我一天卖10张,卖100天就能挣一块钱了。要是一天卖20张,50天就是一块钱。对呀,我不找家长要,自己挣!于是他仗着胆子和居委会的人说:“我卖报纸行吗?”居委会的人说:“行啊。”连仓立刻就领了50张报纸。
他走到大街上,也学着别人的样子高声喊道:“北京晚报--北京晚报--”自我感觉特别新鲜,特别好玩。还别说,没到天黑,50张报纸就全卖出去了。这给连仓乐得心里一阵阵的激动。原来这活这么好干哪!一天卖50张,这样20天不就凑够一元钱了吗?
第一天的成功极大的鼓舞了连仓的士气。他又想到,还有一些同学的家里生活困难,肯定也拿不出这一元钱,应该拉着他们一起干,几个人一起干也有个帮衬。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几个同学说了,有三个同学愿意干。第二天他们四个孩子一起从服务站拿了报纸。
这天特别闷热,街上的人都耷拉着脑袋。连仓他们尽管使劲地叫嚷,也没有人买他们的报纸。忽然,一阵狂风刮来,接着,铜钱大的雨点劈叉啪嚓的砸了下来。这四个孩子赶紧抱住报纸,用身体挡住雨,狼狈地跑进了一家的门道。这时,大街上已经水聚成河了。这几个孩子衣服头发都浇湿了,手里的报纸倒是没湿。他们笑过一阵后说:“这混蛋老天爷也跟咱们捣乱!"
好容易挨到雨停了,他们走出了门道,趟着地上的积水往前走。一阵小凤吹来心里冰冷冷的。再看街上,人们都紧着往家赶,谁也不会搭理这些卖报的孩子。今天真背,四个人一共也没卖出10张报纸。好在报纸没卖出可以退回服务站,否则他们就赌
大了。
(七)
常左让雨淋病了,感冒发烧,没来上学。另外两个同学也没完成作业,连仓他们卖报纸的事让班主任老师知道了。放了学老师就把连仓叫到了办公室。班主任李老师本来就是一副不会笑的脸,这下越发严肃了。他问连仓为什么要这么做。连仓说,是为了挣钱储蓄支援国家建设。李老师说:“胡闹!你知道学生是干什么的吗?工人是做工的,农民是种地的。学生就是学习的,干好自己的事才行。你带头去卖报纸就是不务正业。你还拉着同学跟你一起干,影响很不好。回头你写一个检查,好好认识自己的错误,马上停止卖报。”
这可是连仓没想到的。他还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帮助家里困难的同学完成学校的任务,可没想到,唉。连仓心里觉得有点冤枉,眼泪在眼圈里转了半天也没掉下来。因为连仓的心目中一直认为,老师的话永远是正确的。既然老师不让干了,那就不干了。检查还得写,尽管这是他第一次写检查。
连仓的妈妈也知道了这事的前后经过,就拿出了一元钱,给了连仓。连仓接过钱,止不住地哭了。
连仓的妈妈不仅给了连仓一元钱,让他存进了银行,在班里带头响应了学校的号召,还给他订了一份《中国少年报》。这让连仓喜出望外。因为他们班里只有他一个人订了《少年报》。
《中国少年报》犹如给连仓打开了一扇窗户一扇门,连仓的眼前立刻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本来三年级的书本就不够连仓学的,他犹如一块海绵,渴望着知识的滋养。从少年报上连仓知道了不少课堂上没有的知识。“科学家谈21世纪”、“人民公改社放卫星”、“全国人民大炼钢铁”。他最喜欢的是“动脑筋爷造爷”,小朋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可以问他。连仓还真有不少问题不明白,老是找不着人问问。这下可好了。于是,连仓就试着给“动脑筋爷爷”写了一封信,问“磨刀的时候为什么要加水?"。才一个礼拜,“动脑筋爷爷”回信了。连仓提出的问题及答案被登在《中国少年报》上。连仓就和同学们说了这件事,好几个同学都让家里给订了少年报。
(八)
火红的年代,沸腾的生活。年轻的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以神话般的速度向前突飞猛进,各条战线不断传来惊人的喜讯。农业上,粮食亩产量由600斤长到了800斤,由800斤又长到了1000斤、1500斤、2100斤。“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振聋发聩。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消息,每天都有新的惊喜。工业上,国家宣布至12月19日,我国已经提前12天完成了1070万吨钢的任务,产钢1108万吨。从8月17日党中央发出为1070万吨钢的号召到12月19日宣布完成,仅仅用了124天!不能不说这是个历史的奇迹。“社会主义好”,“三面红旗万岁”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建设极大的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工厂里,不少工人无偿地加班加点的干,甚至还有的人把铺被卷搬到厂里,几天几夜不回家。人们都在争分夺秒地抢时间争速度。因为大家都在盼望着,共产主义就快实现了。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憧憬使人热血沸腾。
河伯厂成立了第一个幼儿园。幼儿园是在北边的一个小四合院。虽然院子不大,但很干净。方砖铺地,青砖瓦房。连仓的两个弟弟一个四岁一个六岁,都进了幼儿园。这使得他的爸爸妈妈造改省了不少事,要不然天天上班时间可紧了。工厂都在大干快上,工作一天很累很累,再顾孩子实在够呛。这回好了,幼儿园给他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连仓家仍然陆陆续续有老家的人来,都是来北京找工作的。年初来的那拨人还行,时间不长都找到了工作。就算于临时工也比没工作强。可后来的这些人就不行了,找了好几天,跑了多少地方不踏实,一看没什么希望也就都回老家了。也还是没地方要人,似乎各单位都人满停招了。这些人在北京也住
这天晚上,连仓做了一个梦,梦见共产主义实现了。他家住在一个特别大的院子里。院子里“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自来水,大喇叭。”跟少年报上画的一样。河伯厂的人都住在这个院子里。街坊邻居都高高兴兴,喜笑颜开。连仓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止不住地咧着嘴乐,一下给乐醒了。
(九)
又放暑假了。今年学校在暑假期间办了儿童乐园。有图书室,有游戏室,还有乒乓球室。连仓当然最喜欢乒乓球室了。因为自打容国团在25届世乒赛得了冠军,就引起了学生对乒乓球的极大兴趣,一下子掀起了“乒乓球热”,一时间,大街小巷都有孩子在打乒乓球。起初,连仓他们班的几个同学都到中子他们家玩。他们家有一个大门板,用两个长条凳在门板底下一支就当作乒乓球案子了。案子中间再码几块砖头当网子就齐了。拍子都是自己买的。家里富裕的就买海绵拍,困难点的就买胶粒拍,再困难的就买大光板了。拍子都自己使自己的,都不借给别人,恐怕给弄坏了,可是,中子家的门板还是太窄,搭起来的案子也矮,打起球来很不舒服。这回好了,学校在操场的南边砌了一溜四个水泥台子,在一个大教室里还有两个木头案子,这下可够玩的了。连仓他们如鱼得水,撒着欢地打乒乓球,有时连回家吃饭都忘了。
星期天学校不开门,连仓就和大忠一起去了天坛。这回他们既没带逮蛐蛐的东西也没带粘季鸟的杆。因为连仓忽然觉得,他们去天坛已经没数次了,可是却从来没好好看过天坛,今天他们俩就是打算仔细逛逛。这一逛使连仓他们大有收获。就说那棵九龙柏吧,以前老从它跟前过,可从来也没好好看过它。这课古柏真大、树干仿佛是九条龙盘旋而上,仰望都不得其顶。行人过此处都用手摸摸这九龙树干,树干都被磨亮了。还有环丘、据说站在中间的那块石头盖上一跺脚能有九个回音。连仓他们真的就试了试。结果脚都跺麻了也没听到九个回音。他们还趴在回音壁的墙上互相呼唤,并仔细听听有没有回音。在祈年殿,他们仔细认真地听讲解员的讲解,虽然不能全听懂,但也有个大概的了解。"斗空之架,铆榫交叉”连仓记住了这句话。
他们走到了最南头。南门关了,不让进了。这难不住连仓他们。南墙下有一道排水沟,以前他们逮蛐蛐下去过,就是没从沟下钻过去。这回他们就从这个沟钻过去了。那边是一片桃树林,穿过桃树林他们看见有坦克,有军人。一排排的军人正在练习走正步。他们每走一步都有军官用尺子在脚下量,量好之后才能走下一步,大太阳底下,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这让连仓他们极为震动。呵,原来练走正步这么难哪!
(十)
建国十周年国家举行盛大庆典。连仓他们是去天安门观礼。要求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统一穿白汗衫兰裤子。连仓的妈妈给他新做了一件白汗衫。连仓自己把红领巾洗净,熨平。一大早就到了学校。他们排着队走到了天安门广场。他们的队伍站在天安门对面,连仓是中队长,所以站在排头。太好了,前边没有人挡住视线。
十点钟,庆典正式开始。先是升国旗,奏国歌,鸣礼炮。所有少先队员都举手行队礼。庄严的气氛让连仓的心咚咚地跳着,接着,阅兵式开始了。一队队威武的解放军战士迈着雄壮整齐的步伐缓缓通过。那“咔咔”的声响给连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坦克来了!一排排的坦克轰轰隆隆地开过天安门。天上的飞机也随后飞了过来。连仓第一次见到这么盛大的场面,心里特别的激动,以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完全溶进了氛围之中。阅兵式过去后是群众游行。连仓最喜欢看的是体育大军。一个个体育健儿精神抖擞、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呼着口号“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万岁万岁万岁!"
庆典进行了一个多钟头。最后是少先队员拥向天安门。连仓带头伸起双手呼喊着向天安门奔跑。
中午回到家里,连仓的脑海里还在回映着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国庆节刚过去没几天,10月13日北京市又举行“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连仓他们班只去两名学生参加庆祝活动。连仓是其中一个。开会地点在人民大会堂。连仓做梦也没想到,人民大会堂刚刚建成,他就有幸进去了。他们被分配到三楼宴会厅。市长彭真致了开幕词,接着是少先队员和劳动模范一起联欢,观看文艺表演。和他们一起联欢的劳动模范是掏粪工人时传祥和纺织女工郝建秀。连仓一见时传祥就愣住了,觉得好像见过这个人。哦,想起来了,时传祥就是在他们家那一片掏粪。没错!以前几乎天天可以见到,就是不知道他就是刘少奇接见过的大名鼎鼎的劳动模范时传祥!连仓目不转睛地盯着时传祥看。时传祥是个大高个,红脸膛,浓眉大眼,满脸笑容。
时传祥和郝建秀都讲了话,他们鼓励少先队员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要成为有用的人,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他们讲完话就和少先队员坐在一起观看节目。所有人都席地而坐,围成了一个圈,节目就在中间表演。连仓老想凑到时传样跟前去,可是离的太远,又不敢破坏纪律,只好远远地看着。节目演到中间,又每个人发了一个面包和一个苹果。这可是新鲜事。连仓就知道每年都会发他一张三好学生奖状,还从来没发过东西,所以他觉得十分珍贵,就没舍得吃,一直在手里拿着,直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