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的南苑机场 编辑张伟光
百年南苑 最后春运
中国新闻来源:北京晚报 2019年01月31日 17:08A-A+我要分享
原标题:百年南苑 最后春运
李宁每天工作开始都是在大多数人还熟睡的时候。他和同事们每天将乘客的爱心礼物安全送上飞机,自己却有七年没有回家过年。
在值机岗位的王贝妮在中国联航地服部已经工作第四个年头。为避免旅客长时间滞留,南苑机场14个值机柜台全部开放。
窗花、中国结……南苑机场航站楼一派节日喜庆。
王倩有着12年的安检工作经历,同时也是12年未回家过年。
马海茗工作五年来,早班,凌晨四点十分起床穿衣,半点出门。
南苑机场的航站楼里,增开值机柜台,增加问询服务人员,安排专人指导。
尽管这个冬季将是经历百年的南苑机场最后一场春运,但是中国联航各个岗位上一张张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依旧忙碌在这座历史悠久的老机场里。
2012年落成并投入使用的新航站楼,虽然面积比旁边已弃用的旧航站楼大了三分之二,到了客流高峰却依然显得十分拥挤。
今天是春运的第十一天,早上6点,南苑机场一如往日的迎来春运的高峰客流,在这波早高峰中,机场地面服务人员将保障近3000名旅客,在中国联航地服部值机柜台,14个值机柜台全部开放。
95后王贝妮已经在值机柜台忙了一个多小时了,第一张登机牌凌晨4点40分从她手中打印出来:“我在这个岗位上已工作了4年。这4年的每一个春节,我一天经手近万张带着团圆期待的登机牌,这就是我工作的常态。”
今年34岁的王倩,是个有着12年工龄的“老”安检员,记者看到她在安检岗位上,始终保持着带点威严的微笑。“往年春运期间,因为长时间在岗作业,高峰期时,我和同事们经常没有时间吃饭甚至没时间去卫生间,同事还曾发生过晕倒的现象,这个春运作为值班经理,我会在早班的前一天为同事买糕点,让大家上岗‘打仗’前吃些东西。”王倩动情地说:“为了保障春运,我已经12年没回家过年,远方的爸爸、妈妈,请你们原谅。”
记者看见马海茗时,他正在KN2921南苑-赤峰的场外引导岗位,五年的场外引导,保障了十几万旅客平安乘行。六点前,接到保障任务写好单据,检查对讲机,穿好反光服。随着接到上客通知,一天的工作随即开始。机坪上非常寒冷,早上任务安排时间紧,忙完一个回屋暖和一下,马上出去再引导下一个,经常忙过饭点儿。“前几天父母来了,一家人在饭馆提前吃了一顿年夜饭,惯例的吃饺子,大家一边吃一边说着今年是第六个春运,第六个除夕没回家。吃完饭,我陪着父母走在路上,看着他们上车回家,心里对父母都是愧疚。”
已有七年没有回家过年的李宁,其实是货运分部众多员工的缩影。春运高峰期,所以行李货物非常多,装卸的工作量也非常大,一天要保障飞机70多架次,行李4700多件,货物一天也有60多吨,中午飞机集中落地的时候,没时间去食堂吃饭,都是找同事带饭。
2019年春运于1月21日拉开序幕到本周,已经迎来节前出港的最高峰,人们回家的脚步急迫且幸福。虽然今年秋季就要搬迁至大兴国际机场,但中国联航依旧像往年一样,有条不紊地安排了春运计划,春运期间,共有84条航线从南苑往来祖国各地,投入飞机运力49架。安排航班6456班次,同比增幅12.8%;提供座位133.5万个,同比增加17.23%。中国联航预计,在南苑机场最后一次春运中,会运送旅客115万人次,同比增幅28.2%。
为了百年南苑机场做好收官,中国联航优化运力投入结构,针对热点航线增加班次,优化机型调配方案,新开南苑-梧州、南苑-岳阳、南苑-营口-哈尔滨3条航线,同时优化了北京至牡丹江、陇南、伊春、临沂,佛山至襄樊、合肥、浦东等30余条国内航线,基本覆盖了探亲、返乡和旅游人群较为集中的热点航线。同时,新开航线可以带动老区发展,为在京务工的两地人员提供交通便利。
本报记者 孟环 程功摄
南苑机场结束民航运营:中国首座机场 开创多项历史
来源:澎湃新闻 | 2019年09月26日 04:12
原标题:109岁南苑机场结束民航运营:中国首座机场,开创多项历史
9月25日16时35分,由大兴飞往延安的KN5631平稳起飞,中国联合航空圆满完成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首航任务,顺利转场至大兴国际机场。
中联航最后一架位于南苑机场的调机飞机,按计划于9月25日22时40分起飞。这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机场——已经109岁的南苑机场圆满完成了最后的历史使命,正式结束民航运营,在中国航空的历史舞台上谢幕。
从9月26日起,中联航将整体搬迁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运行。原北京南苑机场始发及到达的所有航班均改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联航将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全面起航。
中联航9月25日晚无缝转场至大兴机场
中联航转场期间共组织搬迁物资设备6000余箱,车辆30余量,涉及飞机49架。
作为大兴机场前期运行的主力军,9月24日,中联航完成了城市主题系列彩绘机队——安顺黄果树号、包头创梦号、日照号、兴义万峰林号、庆阳号、连云港号彩绘和1架标准涂装共7架飞机从南苑机场至大兴机场的调机工作。
其他19架飞机的调机工作将在9月25日全面完成,计划在外站过夜的飞机,将在后续执行航班任务时飞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同时,中联航各运行有关单位,也将在9月25日晚,保障完南苑机场最后的航班和调机任务后,无缝转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保障接下来的航班投运。
据中联航方面介绍,投运初期,为保障开航运行顺畅,首航至10月1日,中联航日均航班80班左右;10月2日至9日,日均航班90余班;10月10日至26日,航班量恢复正常,日均为134班。10月27日冬春换季后,中联航每天将在大兴机场运行131个航班,开通70条航线,通航国际、国内74个城市。
随着转场投运顺利完成,中联航未来将形成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主运营基地,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为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核两翼”战略运行格局,同时与佛山机场形成南北呼应,全方位打造立体航网布局。到2020年,中联航机队规模力争达到60余架。
南苑机场正式结束民航运营
南苑机场始建于1910年8月,距今已经有109年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机场,也是中国民航业的发源地,在我国航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航空事业发展史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历史。
作为军民两用机场,中联航在南苑机场运行中,特殊地拥有自己的航空管制、气象、通导等保障队伍(空管负责中联航航班的起降指挥、滑入滑出、机位调配等航班保障工作;负责气象保障数据的提供;负责自有通讯设备的简单维护)。
随着中联航的发展壮大和南苑机场的不断建设,2018年,南苑机场运行规模达到航班起降44468班次,旅客吞吐量约651万人次,运输货邮约2.51万吨。
南苑机场拥有中国航空史上的很多个第一:
建于1910年的南苑机场,距今已经有109年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机场,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最早的军用机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军用机场)修筑于1909年,而日本的首座军用机场则到了1911年才建成。
1913年8月,当时的北洋政府参谋总部在南苑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最早的航空工厂也在此成立,与之相比,日本到1916年才有了第一所民间飞行学校,1919年日本政府才创办了第一所正规航空学校——所泽陆军航空学校。
1914年3月10-11日,南苑航校进行了从北京至保定的首次国内长途试航飞行。1920年,南苑机场开办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广州、北京至成都、北京至哈尔滨以及北京—张家口—库仑(今乌兰巴托)等民用航线。
1921年南苑机场实现中国第一次空中游览飞行,当年3月3日,北京航空署以“游览飞行,足开民智”为由,在南苑航空学校创办空中游览飞行活动,并向公众发售空中游览券,吸引了大批北京市民前往购票。
1921年8月11 日,南苑机场开通北京—北戴河的中国第一条旅游航线,这也是当时的北洋政府为了便利政府官员和驻京外国使馆人员前往北戴河避暑而开通的特别航班,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航空公司——中英航空公司雏形。
9月25日,南苑机场最后一天民航运营,当日出港航班37架,进港航班38架,共安全保障75架次航班起降,旅客吞吐量约为11500人。
中国第一座机场即将落下帷幕,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时刻,据中联航方面介绍,为了确保最后一班航班运行万无一失,做到保安全、保稳定、保大局,中联航选派政治可靠、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资深机长执飞此次航班,机长为资深五星机长、公司飞行部党委书记聂增义,并实行双机长,三人机组执飞的配置原则。
在乘务组的挑选中,公司从经历2005年开航的资深乘务长中,优选组建此次航班的执行队伍。同时,为确保空防安全、运行安全,公司对涉及到的空防安全各项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工作,提高了转场投运期间的安全管控措施。
澎湃新闻记者 姚晓岚
最后一个暑运高峰,他们在万米高空告别北京南苑机场
中国新闻来源:北京晚报 2019年08月07日 16:01A-A+我要分享
原标题:忙完这个暑运高峰 就要去新地点起降 万米高空上“告别南苑”
程功 摄
8月初的南苑机场迎来暑运高峰,这是南苑机场最后一个暑运。再过一个多月,中联航计划于北京大兴机场开航前一夜,由南苑机场一夜转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而现有的全部航线,都会平移到大兴机场。相关工作人员也在集中精力加紧工作,保证转场平稳进行。
“告别南苑”温情互动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您乘坐本次航班。”8月2日下午3点10分,KN5731北京南苑飞广西梧州的航班,已开始平飞,安静的机舱内突然响起一个甜美的声音:“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我们本次航班上的四位乘务员,他们的制服和平常不一样,而且每个人都不一样……”
原来,这是乘务长张俏的声音,她和同事们,在航班上开启了一个特殊的暑运客舱“告别百年南苑”的活动。首先,张俏介绍了乘务员特意穿上的中联航特色制服:“第一位乘务员穿的红色传统汉族服饰,是中联航第一架彩绘飞机安顺号上特有的,第二位乘务员身上黑色蒙古族男性服饰制服,是包头号彩绘飞机上特有的,第三位蓝色有大海元素的制服,则是服务于日照号彩绘飞机的乘务员会穿着的,而最后一位是布依族特色制服,在兴义号上您会见到。今天执飞的飞机是庆阳号彩绘飞机……介绍完这些,让我们开始精彩的互动活动吧。”
身着特色制服的乘务员王莹、邹德水、陈昱、李瑞欣在客舱内走动展示服饰时留意到,暑运期间旅客的一大特点就是小朋友旅客特别多,当天的航班正是如此,100多位旅客中,共有22位小朋友,于是,互动活动他们就首先邀请了小朋友旅客来参加。“颠簸是怎么产生的”、“发生颠簸怎么办”、“氧气面罩在哪里,是做什么用的”,一个个知识介绍完毕后,乘务员们随机邀请了洪琳溪、刘炜、卢葭镟、吴荣锋、刘家福五位小朋友旅客来做游戏、体验如何戴上氧气面罩。这些正值上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用稚嫩童声给旅客们描述着客舱安全知识,客舱里一片欢声笑语,最后,孩子们还得到了小坚果形状蓝牙音箱、中联航特制旅行洗漱包等礼物。
随后的三架彩绘飞机模型礼物,在活动中分别送给了“懂联航”和“最幸运”的三位大人旅客。易炳森先生和高芳堃女士分别来自梧州和北京,他们踊跃主动的参与分享了自己和中联航的缘分故事,表示非常高兴在9月转场前乘坐一次从南苑起飞降落的航班,“印象里是还有50多天就要和南苑机场说再见了,以后搬到大兴机场去,我很荣幸能在‘搬家’前再从南苑飞一次。”易先生说。而高女士动情地说:“我今天是第一次从南苑机场坐飞机,听说这里是我国第一个飞机场,还是做过很大贡献的军用机场。登机牌后面写着‘百年南苑 挥手再见’的字,印着南苑机场新老航站楼和大兴机场航站楼的图片,很有意义,我要保留这张纪念登机牌。”
来自北京化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大三学生卢俊安,则因为登机牌上机票序号是82号,成为当天最后的幸运中奖旅客,他也得到了彩绘飞机模型礼物。他告诉记者,这是第一次坐飞机从北京直接飞回老家梧州,2016年他到北京上大学,每年回家都比较麻烦,北京西站坐火车到梧州需要25个小时,或者北京西站高铁坐到广州,再换动车回梧州,需要一共坐10个小时火车。去年开了这个独飞航线就太方便了,只需要约三个小时,缩短了自己家乡梧州和大城市的距离。“我是暑期第一次坐飞机直飞回家,没想到还这么幸运。之前起飞还担心北京、梧州都有雷雨,航班会不会受影响,不能准时回家。这回不但没有延误,还赶上了客舱的活动、中了幸运奖品。”
航班上的活动结束后,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姑娘、乘务长张俏也很感慨:“我飞了8年南苑机场,有感情了。最近就是忙着服务暑运,参加大兴机场演练,还要重新进行一些上岗考试。我的同事,有的自己记录着倒计时日记,有的念叨着期待着能9月轮班飞南苑的最后一班,这里承载了大家太多美好回忆。但我们,也期待在很大、很智慧的大兴机场开始新的工作。”
年吞吐量近800万
记者了解到,1984年全国民航事业发展迅速,为响应国家改革号召,满足人民出行需求,前身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管理的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将南苑机场作为基地机场独家运营,南苑机场从军用机场逐渐转变为军民两用机场。
2006年,应民航局华北地区管理局的要求,北京南苑联合机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南苑机场公司是中国联航控股子公司,其股东方为东航集团与中国联航,公司位于北京南苑机场。
2011年、2016年,南苑机场先后进行了两次改扩建工程,完成了机场滑行道沥青盖被,机坪面积达10.2万平方米,可供停放23架中国联航飞机。候机楼面积达2万平方米,现有人工值机柜台16个(含候机楼改造后增加的4个),自助值机设备14台,便捷式自助设备6台,登机口5个,售票窗口4个,问询柜台1个。贵宾厅三间,总面积200平方米,可同时接待23人;商务休息室一间,总面积140平方米;安检通道共23条。
2015年5月1日对于中国联航也很特殊,这一天正式宣布实行低成本运营模式,普通机票不包括免费餐食饮品、免费托运行李、自主选座等服务。
2018年,中联航仅在南苑机场的航班起降就达44468班次,旅客吞吐量约651万人次,运输货邮约2.51万吨。
而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南苑机场公司共安全保障航班起降15377班次,旅客吞吐量约230万人次,运输货邮约7764吨。2018年,整个中联航旅客的年吞吐量已近800万人次。
平移现有航线
就在KN5731上的“告别南苑”活动顺利完成的时候,8月2日当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第二次大规模综合演练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乘务长张俏那些没有当天服务航班的同事们,在另外的“战场”上忙碌不已。
和其他航空公司一起,中联航各运行单位一样参加了全程模拟航班保障流程,通过模拟演练航班的完整周期来检验公司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班保障能力,以达到验证工作流程、测试设施设备、检验人员培训的目的。
由于此次综合演练是模拟晚间航班的正常性,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放了西南、东南和国际指廊,中联航将航空器分别设置到近机位和远机位区域,中联航主管部门领导和员工共计约280人参与演练。其中,开放了人工柜台12个及自助柜台15台,模拟航班16架次,模拟旅客约900名,模拟行李500件,特种车辆共4类14辆参与演练,演练包括49个专项科目。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联航现有很多特色航线,部分还是独飞,比如兴义、毕节、鄂尔多斯、伊春、延安、梧州、海拉尔、巴彦淖尔、安顺、岳阳、铜仁、连城、衢州等。好消息是,这些特色航线还会保留。转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初期,中国联合航空计划日均航班量130余班。在航网布局方面,中国联合航空初期以平移现有航线为主,同时根据市场变化优化部分航线,加大对主要城市、干线市场的运力投入,继续巩固华北及内蒙古区域航线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航线,并逐步开通至日韩及东南亚国际航线。(北京晚报记者 孟环)
北京大兴机场9月30日前通航 南苑机场同时关闭
中国新闻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9年01月04日 09:26A-A+我要分享
原标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内装修完成80%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吊顶采用的铝蜂窝板材料
航站楼可抗12级台风
昨天上午,北京市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兴国际机场建设情况。目前其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已完成80%。
航站楼内装修
春节前基本完工
北京市发改委副巡视员崔小浩介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是目前世界吞吐量最大的单体航站楼,主航站楼和配套服务楼、停车楼总建筑规模约140万平方米。目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外立面工程顺利完工,内部精装修和设备安装已完成80%。
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来到正在装修中的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着精装修和设备安装,已经有了航站楼功能的雏形。“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大吊顶的安装,整个吊顶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仅核心区吊顶面积就达到18万平方米。采用的是铝蜂窝板材料,这种材料平整度好,整体造型也比较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区工程部副总经理高爱平介绍。据北青报记者了解,航站楼头顶那个硕大的圆形玻璃穹顶直径有80米,在圆形穹顶周围分布着8个巨大的C形柱,这些C形柱撑起了整个航站楼的楼顶。这些C形柱的周围有很多气泡窗,主要用来采光。此外,航站楼的抗风能力很强,可以抵抗12级台风。
截至目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石材铺贴工程已完成80%,大吊顶工程完成95%,春节前装修工程将基本完工。今年3月份将进行联调联试,联合调试时间将达到2到3个月。
南北两个停车楼
共设4000个车位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还看到,整个航站楼地上地下一共5层。“轨道交通在航站楼地下二层设站,目前装修完成,已经移交铁路部门管理。地下一层是一个广场式的换乘中心,目前正在装电梯等设备。在换乘中心,可以换乘高铁、地铁、城铁等,其中包括京雄城际、廊涿高铁,还有机场快线。”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据崔小浩介绍,机场以主航站楼为中心向四周散射五条指廊,旅客从航站楼中心到最远端登机口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步行时间不到8分钟。据了解,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共设置南北两个4层的停车楼,共有4000个停车位,目前停车楼建设基本结束,仅剩在停车楼顶层的绿化和光伏发电设备没有完工。
北线高速主体结构
6月建成投用
据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同步规划建设了外围综合交通项目,打造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主干网络,形成支撑首都“一核两翼”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崔小浩介绍,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工程目前正在加快实施,计划今年9月投入使用。全线建成后可与M10、M14、M16、M19、规划M11线等线路相接,一次换乘即可通达金融街、中关村和CBD等主客源地。远期规划R4线和一条预留轨道线,直接服务中心城东部、南部等地区。雄安新区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速轨道也计划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
在高速公路方面,目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主体结构工程基本完工,今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此外,北线高速主体结构工程也基本完工,今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京台高速按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京开高速(六环-西黄垡桥段)由双向四车道拓宽至双向六车道,打通瓶颈路段。目前两个项目已基本建成,通过接入高速公路网,实现沿线京津冀地区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速道路交通联系。
在城际铁路联络线方面,由原廊涿城际升级为城际铁路联络线,连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与首都机场,一期由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至廊坊市,二期由廊坊市经北京副中心至首都机场。“目前,机场红线内段已基本建成,一期工程正在加快实施,实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半小时通达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1小时通达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等京津冀中心城市。”崔小浩说。
电力保障可靠性达99.9999%
在电力保障方面,据介绍,为保障大兴国际机场高质量供电,实现机场红线内外电力设施由国网北京电力公司统一建设,电力保障可靠性将达到99.9999%,年均停电时间小于30秒。目前保通航的变电站和外电源线已全部建成,已为机场正式供电。机场及周边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了“1+2+2+2”变电站,即:规划建设1座50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2座红线外的110千伏变电站及2座红线内的110千伏变电站。
北青报记者在西变电站开关室内看到,一台“电力特种兵”——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在徐徐运转中。只见机器人吊装在变电站的预定轨道中,机身两侧的机械臂正在检测、读取开关柜状态信息。
噪音区19个村
完成整体搬迁
对于机场噪音区和周边的治理,崔小浩介绍,目前本市已经率先完成噪音区搬迁和周边综合治理,涉及19个村整体搬迁,其中噪音治理涉及6个村、周边环境整治和孤岛村治理涉及13个村。北京市噪音搬迁工作于2018年6月正式启动,9月基本完成,相关安置房建设也正在加快推进建设。
同时,本市还完成了机场红线内群众的回迁工作。据悉,机场红线内回迁安置房项目主要包括榆垡、礼贤两大组团,总建筑面积约195万平方米,包含136栋住宅楼、地库以及部分配套设施。2018 年9月15日开始正式回迁,目前回迁安置房工程已全部完成交房,拆迁村民乔迁新居。
将建设京津冀
世界级机场群
崔小浩还介绍,按国家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意见的有关要求,京津冀“三地四场”4个民用运输机场要实现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航空双枢纽。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为北方国际航空货运中心。积极培育石家庄正定机场为枢纽机场,积极发展航空快件集散及低成本航空。
此外崔小浩透露,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后,将全部承接南苑机场的航线业务。据了解,民航计划今年1月即开始飞行区的校验飞行,今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实现主体工程竣工,竣工验收完成后,组织各有关方面进行综合演练,9月30日前正式通航。
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摄影/本报记者 郭谦
视频/本报记者 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