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蒙宝典(二)
正蒙宝典(二)
名贤集
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善与人交, 久而敬之。人贫志短, 马瘦毛长。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谏之双美, 毁之两伤。 赞叹福生 ,作念祸生。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积恶之家 ,必有馀殃。休争闲气, 日又平西。 来之不善,得荣思辱。 身安思危 ,羊羔虽美。去之亦易, 人平不语 。水平不流,众口难调 。事要三思 ,免劳后悔。太子入学 ,庶民同例 。官至一品,万法依条。得之有本 ,失之无本。凡事从实,积福自厚。无功受禄,寝食不安。才高语壮 ,势大欺人。言多语失,食多伤心。送朋友酒,日食三餐。酒要少吃 ,事要多知。相争告人,万种无益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居必择邻 ,交必良友。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得人一牛,还人一马。老实常在 ,脱空常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寸心不昧,万法皆明。明中施舍 ,暗里填还。人间私语 ,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肚里跷踦,神道先知。人离乡贱 ,物离乡贵。杀人可恕,情理难容。人欲可断 ,天理可循。黄金浮在世 ,白发故人稀。黄金非为宝 ,安乐值钱多。休争三寸气 ,白了少年头。百年随时过 ,万事转头空。耕牛无宿草 ,仓鼠有馀粮。万事分已定 ,浮生空自忙。结有德之朋 ,绝无义之友。常怀克已心, 法度要谨守。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见事知长短 ,人面识高低。心高遮胜事 ,地高偃水流。水深流去慢 ,贵人语言迟。道高龙虎伏, 德重鬼神钦。人高谈今古 ,物高价出头。休倚时来势, 提防运去时。藤萝绕树生, 树倒藤萝死。官满如花谢, 势败奴欺主。命强人欺鬼, 时衰鬼弄人。但得一步地, 何须不为人。人无千日好, 花无百日红。人有十年壮 ,鬼神不敢傍。厨中有剩饭, 路上有饥人。饶人不是痴, 过后得便宜。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常存君子道, 须有丈夫志。雁飞不到处, 人被利名牵。地有三江水, 人无四海心。有钱善使用 ,死后一场空。为仁不富矣, 为富不仁矣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百年还在命,半点不由人。在家敬父母,何须远烧香。家和贫也好,不义富如何。晴干开水道,须防暴雨时。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欲要夫子行 ,无可一日清。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 ,子孝父心宽。白云朝朝过,青天日日闲。自家无运至 ,却怨世界难。有钱能解语,无钱语不听。时间风火性 ,烧了岁寒衣。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积善有善报,积恶有恶报。报应有早晚,祸福自不错。花有重开日 ,人无常少年。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忠臣不怕死 ,怕死不忠臣。从前多少事,过去一场空。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但是登途者,都是薄福人。家贫君子拙 ,时来小人强。命好心也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 ,中途夭折了。心命都不好,穷苦直到老。年老心未老 ,人穷行莫穷。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常将好事于人 ,祸不临身害己。既读孔圣之书,必达周公之礼。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人无酬天之力 ,天有养人之功。好马不备双鞍,忠臣不事二主。常想有力之奴,不念无为之子。人有旦夕祸福,天有昼夜阴晴。君子当权积福,小人仗势欺人。人将礼乐为先,树将枝叶为圆。马有垂缰之义 ,狗有湿草之恩。运去黄金失色 ,时来铁也争光怕人知道休做,要人敬重勤学。泰山不却微尘, 积小垒成高大。人道谁无烦恼 ,风来浪也白头。贫住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人情好似初相见, 到老终无怨恨心。白马红缨彩色新, 不是亲者强来亲。一朝马死黄金尽, 亲者如同陌路人。青草发时便盖地, 运通何须觅故人。但能依理求生计, 一字黄金不见人。才与人交辨人心, 高山流水向古今。莫作亏心侥幸事 ,自然灾祸不来侵。人着人死天不肯, 天着人死有何难。我见几家贫了富,几家富了又还贫。三寸气在千般用 ,一旦无常万事休。 人见利而不见害, 鱼见食而不见钩。是非只为多开口, 烦恼皆因强出头。欺心莫过三江水, 人与世情朝朝随。人生稀有七十馀, 多少风光不同居。长江一去无回浪, 人老何曾再少年。大道劝人三件事 ,戒酒除花莫赌钱。 平生正直无私曲, 问甚天公饶不饶。猛虎不在当道卧, 困龙也有上天时。临崖勒马收缰晚, 船到江心补漏迟。 家业有时为来往, 还钱常记借钱时。 金风未动蝉先觉 ,暗算无常死不知。青山只会明今古, 绿水何曾洗是非。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待无时思有时。善恶到头终有报, 只争来早与来迟。蒿里隐着灵芝草, 淤泥陷着紫金杯。劝君莫做亏心事, 古往今来放过谁。山寺日高僧未起, 算来名利不如闲。言多语失皆因酒, 义断亲疏只为钱。有事但逢君子说, 是非休听小人言。妻贤何愁家不富,子孝何须父向前。 心好家门生贵子, 命好何须靠祖田。
侵人田土骗人钱, 荣华富贵不多年。莫道眼前无报应, 分明折在子孙边。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衣服破时宾客少,识人多处是非多。草怕严霜霜怕日,恶人自有恶人磨。月过十五光明少,人过中年万事和。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雨里深山雪里烟,看时容易做时难。无名草木年年发,不信男儿一世穷。若不与人行方便,念尽弥陀总是空。少年休笑白头翁,花开能有几日红。 越奸越狡越贫穷,奸狡原来天不容。富贵若从奸狡得,世间呆汉吸西风。忠臣不事二君王,烈女不嫁二夫郎。小人狡猾心肠歹, 君子公平托上苍。一字千金价不多 ,会文会算有谁过。身小会文国家用, 大汉空长作甚么。乖汉瞒痴汉 ,痴汉总不知。乖汉变驴子 ,却被痴汉骑。
孝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於人;敬亲者,不敢慢於人。爱敬尽於事亲,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 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 一人。”
士章第五
"资於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经,”子曰:“夫孝,天之经 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 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於鳏寡,而况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经,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况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 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严父,严父莫大於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於孝;教民礼顺,莫善於悌;移风易俗,莫善於乐;安上治民,莫善於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广扬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顺可移於长;居家理,故治可经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内,而名立於后世矣。”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六?”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於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於父,臣不可以不诤於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依,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 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 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孝经终
朱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邱。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 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堕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朱伯 庐书
朱子治家格言 终
德育启蒙
孝亲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父母与我 实为一体 我爱自身 应孝父母 能不辱身 便是荣亲
友爱
兄弟姐妹 手足骨肉 痛痒相关 休戚与共 兄爱弟敬 和和睦睦 相推相爱 家庭之福
敬 师
师严道尊 人伦表率 道德学问 是效是前 养我蒙正 教我嘉谟 不敬其师 何能受益
择友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朋友相处 有损有益 益者近之 损者远之 劝善规过 端赖乎兹
布衣
衣取遮体 兼以御寒 大布之衣 惜福养廉 莫羡绸缎 锦绣华美 折了福寿 自暴自弃
蔬 食
蔬食卫生 肉食伤生 杀时恨心 其毒非轻 勿贪吃肉 吃了须还 还的时候 真个可怜
惜 字
字为至宝 远胜金珠 人由字智 否则愚痴 世若无字 一事莫成 人与禽兽 所异唯名
惜 谷
田中五谷 以养人民 爱惜五谷 即是善心 修善者存 不善者亡 惜谷获福 殄谷遭殃
惜 阴
七十古稀 弹指即过 过则已无 何敢懈惰 努力勤学 立德立业 自利利他 为世作则
仗 义
一举一动 唯义是取 义之所在 无往不利 小人见利 即忘其义 虽得小利 究竟吃亏
清 廉
人生福泽 前世所修 是食毒物 非义而取 清而不污 廉而不贪 世所崇敬 荣无加焉
知 耻
耻之一字 其利无穷 有与圣近 无与兽同 惭耻之服 无得暂卸 我佛训诲 庄严第一
尽 忠
一秉真诚 不被妄侵 事亲接物 了无二心 只期尽分 不计人知 如是之人 堪为世仪
守信
守信之人 言不妄发 说到做到 不矜不伐 无信之人 事事皆假 人所厌弃 不如牛马
仁 慈
仁爱慈悲 心之生机 此心愈真 福泽愈深 若无此心 势必残刻 纵有宿福 折尽受厄
杀生
凡属动物 皆有知觉 贪生怕死唯命是惜 现生后世 若戏顽杀 决定报复 及杀而食
不偷窃
凡有主物 不可偷取 偷小丧品 偷大招祸 偷人之物 折己之福 欲得便宜 反吃大亏
不邪淫
淫欲为害 伤身丧志 虽属夫妻 亦当节制 若是邪淫 更非所宜 古今志士 无一犯之
不说谎
言为行表 是本心术 心既不真 行何能正 望尔后生 切勿妄语 口是心非 终无结局
不吸烟
烟俱勿吸 以伤卫生 口气常臭 熏天熏人 鸦片香烟 其毒极烈 花钱买害 痴人可怜
不饮酒
酒是狂药饮必乱性 醉则反常 越礼犯分 最好勿吃 免致大喝 聪明智慧 常保清白
不赌博
赌钱博奕 丧志失时 专心于此 正事弃遗 有限光阴 送之儿嬉 破家荡产 罪无了期
不奢侈
奢侈夸富 买祸买贱 君子下看盗贼来劫 布衣蔬食 圣贤仪式 现生后世 人各取则
不傲慢
傲慢轻人 实自呈短 明人知伊 学养俱罕 纵到圣位 犹不轻人 绝无凡圣 念存于心
不嫉妒
人有才德 我当赞叹 彼于社会 必有贡献 若生嫉妒 是谓愚痴 业报夺汝 宿世慧思
不偏见
人有小智 未闻大道 每执己见 以为最妙 坐井观天 所见者小 若登高山 前见自了
不迁怒
有富贵人 气量或小 每因拂意 忿怒牢骚 迁怒无益 自他烦恼 海涵宽恕 是无价宝
不耻问
能问不能 多问于寡 冀人从己 故先自下 若是无知 尤当问人 博学审问 造诣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