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14第十章(六——十)

                                                      第十章(六——十)

                                                                                                                                                                                                 (六)

           早点一人一个牛舌饼就点咸菜,再喝一杯白开水。吃的不太足性也将就凑合了。用餐完毕大鼻子说:“走,上大学里看大字报去。”连仓说:“看大字报有什么意思?不就是今天打倒这个明天打倒那个吗?”大鼻子说:“咳,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年头没有电影看也没戏看,看看大字报也是一种消遣。快点,骑上你那辆破车,跟我走。”

   他们来到了化工学院。校园里大字报铺天盖地。用炕席搭成的大字报拦一排一排的,上边糊满了大字报,远远看去十分壮观。

   他们骑车路过一个小楼门口,看见那里正在开一个小型批斗会,周围有百十人在围观。大鼻子就停下车凑了上去。被批斗的是个中年妇女,头发被剃成了阴阳头。脖子上挂着一个大牌子,上边写着“大流氓大破鞋”,字上还打着叉子。旁边有个戴着“造反团”袖标的女学生慷慨激昂地问道:“你老实交代,你是不是大流氓,是不是大破鞋?”被批斗的女人低着头喏喏地说:“我不是。”那女学生听了就举起毛主席语录呼喊道:“阶级敌人不投降就让他灭亡!”说着就上前揪住女人的半头长发一惯,那女人就栽倒在地上了。可能那女人没有防备,一下子把脸磕在地上,粘了一脸的土。就在这时,连仓才发现,那个戴着红袖标的女学生竟然是白玲玲!没错,是她。连仓想起白玲玲初中毕业就没再上学,参加工作了,听说是在大学给实验室刷试管。没想到就是在化工学院。今天怎么这么巧就碰上她了?可是现在的白玲玲似乎变了一个人,完全没有过去的模样了。在连仓的印象中,白玲玲是一个普通工人的孩子,朴实,大方,和蔼,温柔。可是眼前的白玲玲,黄军装红袖标,眼里充满了愤恨。连仓想上前去问问白玲玲,被大鼻子给拽住了。大鼻子说:“大哥,尔又想找事吧?”连仓说:“这个女学生我认识,是我的小学同学。”大鼻子说:“算了吧;有什么话咱们回去再说。走走。”

   回到大鼻子家,连仓对白玲玲的事还是想不通。怎么挺好规矩的一个姑娘怎么变成那样了呢?尤其是白玲玲揪着女老师头发狠狠地往地上一掼的那一幕,在连仓的脑子里打上了深深的络印。要知道,在连仓的心目中,白玲玲就案是白雪公主的?身,怎么会摇身一变几近成恶魔了。大鼻子嘲笑地说:“大你是小说看多了吧?”连仓说:“也许是。我觉得白玲玲的变太大,不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大鼻子说:“这你就不明白了吧。人都是在变的。叛徒也不是生下来就是叛徒。平常时期可能变化的不大,可现在是非常时期。大革命大动荡最能促使人发生突变,这叫什么?这叫。。。算了,我不说你也懂。”

   天快黑了。大鼻子说一会有几个哥们来聚聚。话音刚落。从外边进来三个小子。他们都朝大鼻子一抱拳:“鼻子哥。’他们有的拿着酒,有的提着吃食,进屋把东西放在了圆桌上。大鼻子用手指着连仓说:“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大忠的发小,岁数比咱们都大,咱们都得叫大哥。”三人坐下后,一个小子说:“我叫大夯。”一个说:“我叫二局。”剩下的那个说:“我叫三撇子。”连仓心想,这都是什么名啊?大鼻子赶紧解释道:“大夯身子五大三粗,就像砸地的夯一样,所以大伙管他叫大夯。二局可不是菊花的菊,是局子的局。他因为打架进过两回局子。三撇子最小,一说话嘴就往一边撇,所以叫他三撇子。”大伙哈哈哈地笑了。三撇子涨红脸说:“谁、谁、他妈说话嘴至了。”大伙笑得更厉害了。

   酒瓶打开盖了。吃食也拿出来了。有五香花生米,有开花豆,还有一包羊杂碎。他们只用一个饭碗盛酒,大伙轮着喝。连仓从来没喝过酒,可看这架势一点不喝说不过去,轮到他这就沾沾嘴唇装装样。一轮酒过后二局说:“咳,你们知道文化大革命便宜谁了吗?便宜那帮捡烂纸的了。人家前边刚贴上的大字报,浆子还没干呢,这帮孙子就给护下来了。”大鼻子说:“说什么哪?这些孩子多不容易啊。白天上学,晚上还得出去捡烂纸,够他妈可怜的了。跟你们说啊,不许欺负这些孩子,听见没有?二局说:“放心吧,我们绝不会欺负他们。”大夯说:“你还别说,这帮孩子真够棒的。天一黑,一个一个的滑车排成了一队,得有半条胡同长,哗哗哗哗的挺有阵势。”连仓想起了这种滑车的模样:一个柳条编的花篓筐放在一个木板钉的车板上,下边有四个姑辘。孩子们一边推着滑车,一边左右脚倒换着踩在车上,跑起来也快如疾风。

   三撇子有点醉了,含混不清地和连仓说:“这位大哥,一看你就是有学问的人,不像我们这几个都是混混。可是我告诉你,我们鼻子哥也是有学问的人,说不定比你的学问都大。你就看他看的那些书吧,哦,佛、洛、伊、德,还有孟、孟、孟德斯鸠。这他妈外国人的名字太难记了。多亏我脑子好,还能记住。这些书你看过吗?你保证没看过。”大鼻子说:“这小子醉了,别让丫喝了。”

                                                                                                                                                                                                                                   (七)

         连仓现在对大鼻子真是刮目相看了,尤其昨晚听了三撇子的话。弗洛伊德和孟德斯鸠这俩名字连仓以前只是听说过,但他们的著作从来没看过。自打上了高中,在黄莉莉的引导下,他读了不少中外名著。可基本上都是小说。而其他的书籍很少涉猎。尤其是政治方面的书,他读得很少。所以对眼下的时局大有一盆浆糊的感觉。许多事还不如大鼻子看得明白。可大鼻子说:“别听这帮小子胡咧咧,我没看过多少书。我们家的书都是老爷子的。被红卫兵抄了以后没剩下多少了。我有时闲的没事就翻几本看两眼。”连仓说:“我看这几个小子对你还是挺服气的。”大鼻子说:“咳,都是附近住的哥们,没那么多说道。我们这几个都是倒霉蛋,都是混蛋狗崽子,所以才能混在一块。”连仓笑着说:“昨晚那喝酒的阵势我感觉象到了聚义厅似的。”大鼻子哈哈哈地爽朗地笑了。

         大忠来了。他说:“河泊厂出大事了。顺哥带了一帮人吧董婆子给打死了。"“啊?!怎么回事,你快说说。”大忠说"昨天一大清早,顺哥就带着一帮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胳膊上都戴着造反团的红袖标,手里都拿着棒子。顺哥一脚就把居委会的大门踹开了。当时董婆子还在屋里睡觉,就被提拉出来了.然后用绳子把董婆子五花大绑地捆了起来。这时候看热闹的人围了一圈。顺哥就向大家说道:经查,董婆子是从山东逃出来的地主婆、而且罪行累累。今天我们就是要对她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董婆子当然不承认了,说:我是贫农,不是地主。顺哥说这臭婆娘还不认账,给她点厉害瞧瞧。说完一挥手,这帮家伙就棍棒齐上。董婆子开始还嘴硬,一边在地上打滚一边还骂着:你们这帮狗杂种,老娘一定不会饶了你们。不一会,她的脑袋就被打得血葫芦似的。后来就不出声了。顺哥上前用手一摸,说这老丫挺的还装死。后来这帮人就给董婆子松了绑,就撤了。”连仓说:“好、顺哥干的漂亮。董婆子是罪有应得。”大鼻子把话接过来了,说:"我可不这么认为。你们河泊厂的董婆子以前我也听说过,这个婆娘是够操蛋的,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纯属一大祸害。可是,她的罪过再怎么大也罪不当死,想办法教训教训她也就行了。可现在把人给打死了,这怎么算哪?再说,顺哥说据查她是逃亡地主,谁查的?到哪查的?怎么查的?就这么一句话就是证据啦?”连仓说:“现在不都是这样吗?都是据查谁谁谁是特务,是汉奸,就能定罪。完了就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大鼻子说:"那你说,顺哥和董婆子他们都代表什么阶级?顺哥是无产阶级吗?董婆子是资产阶级吗?都不是。董婆子只能算个坏人,谈不上是阶级敌人。我觉得顺哥也算不上是好人,他就是因为董婆子领头斗了他爸,他才来报这一箭之仇的。””连仓说:“我觉得顺哥是正义之举,给河泊厂除了一大害。"咳,大哥,我不跟你犟,你呀,还是小说看多了。”

         董婆子的事本来不算大,可是却引起了连仓脑子里一连串的思考。他从文化大革命开始一直想到眼下。他最弄不明白的问题是这场运动究竟是谁和谁在斗?他所看到的是今天打倒了这个,明天又打倒了那个。都说要誓死保卫党中央,誓死保卫毛主席。要说这两边应该是目标一致的啊,怎么还会互相打斗呢?这些问题连仓确实想不明白也理不清楚。还是大鼻子说得对,少说,多看。他还说,你只要不掺和进去,永远站在旁边看,总有看明白那天。

                                                                                                                                                                                                                                       (八)

          学校又让连仓回校参加运动。大鼻子说:“现在学校那么乱,回去干吗去?"连仓说:“不回学校老这么游荡着也不是事呀?人家都管咱们这种人叫逍遥派。”大鼻子说:“得,你愿意回你就回,我不拦你。不过今儿晚上你得跟我出去一趟。”连仓说:“上哪呀?”大鼻子说:“你甭问,到哪你就知道了。我领你看热闹去。"

          吃完晚饭他们就骑车出去了。大鼻子把连仓带到了建工学校。学校的教学主楼大门口有两个戴着红袖标手持红缨枪的学生把守着。大鼻子走到跟前跟他们说要找他们杨部长,把守的学生就让进去了。在搂的顶层,大鼻子他们找到了那个杨部长。这个杨部长小矮个,但身体墩墩实实,尤其脸上的两道浓眉,透着一股英气。大鼻子向连仓介绍说:“这是我的哥们杨不然,现在是建校“东方红”的作战部长。杨部长冲连仓二人憨憨地一笑说:"你们在我办公室先坐着,我有事,一会再来陪你们。"说完就急匆匆忙忙地走了。

           坐在皮沙发上,连仓觉得一头雾水。心想,“东方红”也就是个红卫兵组织,怎么还有作战部呢?再说,大鼻子今天带他来这干什么呢?

   透过玻璃窗,连仓看到教学楼对面是一个矮一点的四方楼。不用说,那一定是宿舍楼。天黑了,宿舍楼里亮起了灯光。等到快12点了,杨部长才露面,对连仓他们说:"

"好戏马上就开始、你们俩注意点安全。”话音刚落,只听"嗵"”的一声,窗上的玻璃“哗啦”就碎了。杨部长高声喊道:“同学们,三字兵已经动手了,赶快各就各位,向敌人开火!"连仓见到,每个窗户框上都栓着胶皮带,两个胶皮带用一块皮子连着,就像一个大弹弓。弹射出去的是整块的砖头。拉这个大弹弓的人得必须使上全身力气拉着向后仰,撒手的时候整个人就向后摔下去,地上有体操垫子接着。这样,两个楼之间不断有砖头飞来飞去,看得连仓目瞪口呆,觉得好像世界末日到了一样。此时大鼻子却显得兴奋异常,手舞足蹈地给拉弹弓的学生喊着加油。喊着喊着还觉得不过瘾,索性也冲上前去拉起了弹弓。一边拉还一边喊着一、二.一、二。"这时有一块砖头从窗户口飞了进来,直奔大鼻子的脑袋,大鼻子本能地一躲,砖头擦着大鼻子的头皮飞过去了。大鼻子的头发里立刻淌出了鲜血。杨部长正好赶到,就马上叫人用纱布给大鼻子进行了包扎。大鼻子嘴里还嘟囔着:“我没事,没事。就蹭破点皮。“连仓再也看不下去了,就拽着大鼻子撤了下来。

   昨晚惊心动魄的一幕深深的烙在连仓的心里。他开始对这个城市感到了厌倦。毛主席多次接见了红卫兵。学校的同学也都纷纷奔赴外地去串联。他也有点坐不住了。可是,要出去串联得在学校开介绍信,而象他这样出身的人学校是不给开介绍信的。换句话说,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去这去那,他哪也去不了。大鼻子一听又乐了,说:“这好办。一会你回家做做准备、告诉家里一个信,咱们明天就走。”连仓半信半疑地说大鼻子说:"你真啰嗦。我说行就是行,快准备去吧。

          第二天,连仓、大鼻子和大忠他们三人一起来到了火车站.连仓边走还边问道,“咱们开介绍信了吗?领火车票了吗?"大鼻子也不理他,只顾往前走。火车站前挤满了人,都争着抢着要进站。大鼻子观察了一会,就叫连仓跟大忠跟紧点,别挤散了。大鼻子象一个精灵一样,三挤两挤就挤到了车站货运场的铁栅栏门下。大鼻子说:“咱们从这跳过去。你们先跳,我托你们。"说完,他就托起连仓的脚,连仓手脚并用,没几下就翻过了栅栏门。接着,大忠也翻过来了。这时,大鼻子把手里的书包先仍了过来,然后他纵身一跃就抓住了栅栏门的上边,然后来了一个引体向上,就把自己的身子拉上了大门,接着轻轻一蹁腿就翻过来了。大鼻子跳下地就和连仓他们说:“快走,到月台上去看看。”他们仨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了月台。看见有辆火车正停在车道上。车上的牌子上标着“北京--上海”。大鼻子一见高呼道:“嘿,真他妈绝了!这是老天爷给咱准备的。”他的话音刚落,大股的人流象潮水一样拥了过来。火车站刚放人。火车门也打开了,连仓他们赶紧随着人流挤上了火车。

                                                                                                                                                                                                                                         (九)

          等了很长时间,天都大黑了,火车才“咣当”一声开动了,车上响起了欢呼声。

          车厢里人太多太挤了。座椅上坐着人,行李架上也有人,座椅底下还躺着人,上下三层。车厢中间的过道被挤得噔噔的,谁也别想走动,谁也别上厕所。厕所的门可能被挤坏了,关不上门了,一股股的臭气直往车厢里灌。连仓他们仨只抢到一个座位,所以只好轮流着坐。车厢外边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大鼻子觉得没意思,就和连仓聊天。“嘿,你知道我干什么不让你回学校吗?"连仓摇摇头。大鼻子说:“男四中有一个学生,就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被红卫兵活活打死了。这事你没听说吗?"连仓又摇摇头。大鼻子接着说道:“所以我就寻思着,象咱们这样的人保命第一。其他都不重要。你如果回学校,不定哪天哪位爷一生气就把你弄起来收拾一顿,就算没打死弄个遍体鳞伤也犯不上啊。老话说,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咱们躲着他们丫挺的。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大鼻子的话让连仓连连点头。可是,连仓的心里仍然

想着回到学校去。

   连仓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出远门。本来他是充满着好奇才迫切地想出去看看。可是眼下火车上又挤又乱又脏让他感到很不舒服,他有点后悔出来了。

   火车这叫一个慢,几乎是站就停。不知咣当了多长时间,天大黑了。窗外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了,车厢内才渐渐的收敛了嘈杂。连仓也觉得眼镜挣不开了,手扶座椅背站着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火车咣当一声停住了。到浦口了。听说火车要轮渡过江。这倒挺新鲜。连仓只在地理课本上知道有轮渡这回事,今天可是要亲眼见到了。车厢里的空气闷的要命。连仓觉得头晕脑胀的。火车却不紧不慢地来回反复开,把一列火车分成了好几段,然后又一段一段地给拉上轮船。连仓的车厢是倒数第二节,所以最后才被拽上轮船。因为是半夜,外边什么也看不见。只觉得轮船栽着火车慢慢地离开了码头。不一会,轮船开到了对岸,又是车头按部就班地把车厢一段一段地拽上岸,再一段一段地给连接上。

   南京到了,离上海不远了。就在这时,车厢里不知因为什么,有两拨人打了起来。开始还是吵架,对骂,不一会就动起手来了。连仓听明白了,这是两派人在争斗。战火很快就烧到了连仓他们身边。连仓他们跟这事没关系,所以就赶紧从座位上后撤,一直撤到了车厢门前。这时,车厢门正好打开了,连仓他们立刻被混战挤出了车厢。他们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词了。

        大鼻子说,干脆,咱们出站吧。咱们先在南京玩玩,然后再去上海。连仓这时也觉得太累了,身体都快支撑不住了。是呀,二十多个小时了,没吃,没喝,没拉屎,没撒尿,谁受得了啊?简直是个奇迹了。三个人全同意出站。于是他们背好书包,顶着夜色,走出了火车站。

                                                                                                                                                                                                  (十)

         他们出站时已经是大半夜了。这人生地不熟的去哪呢?最好还是在车站候车室先眯着,等天亮再说。于是他们往候车室走去。刚一进候车室大门就看见有两伙人在打架,好像就是刚才在火车上的那两伙人。只见这两伙人都是一对一的互相扭打在一起。大鼻子一看就来神了,他就爱看这种热闹。连仓不爱看这个,就拉大鼻子往外走。大鼻子说:“别走啊,多有意思啊?花钱都看不着这节目。你看那俩,抱一块了,谁也摔不倒谁。嗨,脚底下使拌呀,光搂着能摔倒吗?真笨。”连仓和大忠都傻楞楞地站那瞧着。这时,从外边又来了一伙人,手里都拿着家伙式,进来以后不由分说,上来就往身上捅。连仓见状就连拉带拽的把大鼻子拖出了候车室。

        顺着大街,他们毫无目的地走着。江南的冬天阴气袭人。昏暗的街灯把路边的树影拉得老长,像鬼一样。远处不时传来江轮的汽笛声。“嘿儿--嘿儿嘿儿”声音怪怪的,让人觉得有点糁得慌。他们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一条小巷。突然,从暗处窜出几个人,手里都拿着扎枪,向他们喝道:“站住,干什么的?"连仓的心立刻就到嗓子眼了。大鼻子却不紧不慢地说道:“啊,朋友。我们是北京来的学生,想找个住的地方。”一个小子问道:"你们说哪派的?”连仓想回答说“我们是北京人,哪派也不是。”可是没等他开口,大鼻子就抢先说道:“当然说和你们是一派的了。”别说,这句话还真管用,几个小子本来都是用扎枪指着他们的,听了这话就都把扎枪竖起来了。一个小子走过来上下打量打量这仨,问道:“你们打算上哪去?”大鼻子说:好打听一下,附近哪有学校啊?”那小子用手一指:“往前,过一大街右拐,就有一个学校。”大鼻子听了双手一抱拳说:“得,谢了。咱们后会有期。”说罢,仨人赶紧就走。就听那小子在后边喊道:“以后晚上少出来!”连仓心想,这叫什么事呀。

        这是一所林业技校。可能是停课了,学校没什么人,教室就成了接待串联学生的住处。地上铺的草席草垫子。没有床也就将就了。大鼻子找到了学校接待站,从书包里掏出一个证明递了上去,说:“老师,我们是从北京来的,钱包在火车上被偷了,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您看怎么办呢?”连仓一看大鼻子真是一副可怜相,差点乐出来。别说,这一着又管用了,学校借给他们每人20块钱20斤粮票。每个人打了一个借条,就把钱和粮票拿到手了。连仓打心里佩服大鼻子的能力。他撒起谎来一点都不脸红。

        第二天睡了一上午,歇过劲了就去了附近大学看大字报。大字报内容没什么可看的,都是千篇一律,不是打倒谁就是揪出谁。倒是有一个告示引起了连仓的注意。告示说已经结束大串联了,要求学生都返回学校闹革命。本来连仓就想回去了,这下他更想回北京了。晚上,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大鼻子说了。大鼻子当然反对。大鼻子说:“咱回去干什么去?参加运动?那是咱参加的事吗?当初咱们干吗想出来,不就是觉得北京太乱了出来躲躲吗?”连仓说:“这外边比北京都乱,说不定哪天还得遇到什么麻烦事。”大鼻子说:"好,反正今天晚上没什么事,咱就好好说道说道。我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一定是觉得我们应该听党中央的话,应该积极参加文化大革命。可是你想过没有,革命需要你吗?像咱这样的不定哪天就成了革命对象。现在北京有多少和咱一样的学生正在挨斗你知道吗?俗话说,打不起还躲不起吗?咱从北京出来不就为这个吗?别说我是逃跑主义,人天生就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红军当年长征就是趋利避害。你读书读得都傻了。”连仓不服地说:“那咱们能老在外边漂着吗?不是早晚得回去吗?”大鼻子说:“是,咱们是得回去。可咱们才出来,还没到处看看就回去了也太遗憾了。你别看那个告示,要想彻底结束大串联还得些日子。咱们在外边多呆一天算一天。以后这样的机会恐怕就没有了。”连仓没的说了,就问大忠想不想回去。大忠说:“咱们是应该回去,但是也得再玩两天。”大忠这人永远没脾气,没治。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京ICP备2000631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04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