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如何慧眼识“假”
网购,如何慧眼识“假”
招数1 虚假二维码,盗取信息行诈骗
去年“双11”期间,石先生看中一款电热水器。下单前,对方提示说使用二维码支付可以便宜300元。随后,卖家发来一个二维码,石先生通过手机支付宝扫描进人支付界面,输人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后点击支付。第二天,石先生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3万元。警方调查发现,当时冒充卖家的骗子提供的二维码合有木马病毒,盗取了石先生的银行卡信息。
提示
类似本案中的不法分子,一般会冒充卖家向消费者提供二维码,并称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优惠券或其他优惠。事实上,骗子提供的二维码是一个含有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病毒被下载后,就盗取了持卡人的网购信息。消费者受到二提示
类似本案中的不法分子,一般会冒充卖家向消费者提供二维码,并称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优惠券或其他优惠。事实上,骗子提供的二维码是一个含有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病毒被下载后,就盗取了持卡人的网购信息。消费者受到二提示
类似本案中的不法分子,一般会冒充卖家向消费者提供二维码,并称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优惠券或其他优惠。事实上,骗子提供的二维码是一个含有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病毒被下载后,就盗取了持卡人的网购信息。消费者受到二维码欺诈损害后,可主即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由网络交易平台代为向商家交涉。同时,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
招数2
虚假客服,诱导客户办贷款
近日,林阿姨接到自称某电
商旗舰店的客服电话,声称其所购衣服因质量问题需退货的申请已受理,同时需要信用积分600 分,提高信用积分可到指定借贷平台暂借6000元来实现,林阿姨完成退货后再把钱还给售后客服。在“客服”的一步步诱导下,林阿姨通过微信转账6000 元,但积分并未提高,之后“客服”又让她下载一个贷款软件,林阿姨这才意识到落人了骗子的圈套。
提示
节假日往往是消费高峰期,也是网络诈骗的多发期,经常会有不法分子冒充客服拨打消费者电话,称消费中奖、提高积分、需要退款或者账单出现异常等,然后将消费者引入陷阱实施诈骗。因此,消费者在办理退货手续时,应主动与网店官方客服联系,莫名接到的电话极有可能是假借退货名义实施诈骗的骗子。因此,消费者,凡是接到上述类似电话,或要求安装APP、操作银行卡等情况,一律直接桂断拒绝,千万莫贪小便宜。
招数3
虚假理赔,实为盗取验证码
前些日子,王师傅报警称,
他在家接到自称是快递人员的电话,说是他的快递在运输途中丢失,办理理赔手续后可获得等价赔偿。王师傅未加思索即按对方要求添加进了指定的微信群,在根据群主要求填写申请后,对方告诉他理赔程序还差一步,需发验证码才能解冻账号。于是,王师傅又将他收到的验证码告诉了对方,没想到银行卡内陆续被扣9万元。
似电话,或要求安装APP、操作银行卡等情况,一律直接桂断拒绝,千万莫贪小便宜。
招数3
虚假理赔,实为盗取验证码
前些日子,王师傅报警称,
他在家接到自称是快递人员的电话,说是他的快递在运输途中丢失,办理理赔手续后可获得等价赔偿。王师傅未加思索即按对方要求添加进了指定的微信群,在根据群主要求填写申请后,对方告诉他理赔程序还差一步,需发验证码才能解冻账号。于是,王师傅又将他收到的验证码告诉了对方,没想到银行卡内陆续被扣9万元。
提示
在这类骗局中,诈骗分子一般能准确报出物流信息,从而骗取受害者信任。骗子将受害人拉进理赔QQ群、微信群后,往往会要求受害者扫描二维码填信息申请理赔。之后,他们又称受害人填写信息有误,导致银行卡被冻结,要求受害人继续填写手机收到的验证码解冻账号,实则转走卡中余额。这类“理赔”骗局除了冒充快递员身份,还会冒充卖家告知受害人商品质量存在问题,要给予“理赔”,其实都是“换汤没换药”的骗局。
招数4
虚假快递,签收之前先拆验
去年底,职工小刘连续网购
了10多件年货,不几天就收到了两个快递到货的电话。领取时,快递员表示其中一个是货到付款,在“快递小哥”的催促下,小刘直接掏钱签收了快递。等回家拆开包裹,她却发现里面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废纸,随即拨打快递员和发件人的电话,却一直联系不上。再查询快递单号,发现寄件地址和发出地址不一致,这才意识到遭遇了货到付款快递诈骗。
提示
近年来,伴随网购诈骗陷阱而来的是让人防不胜防的新型快递诈骗。虚假快递诈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假快递员”,直接欺骗受害者的到付钱款;另一种则是诈骗分子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后,利用一些快递公司的漏洞,寄送一些廉价商品让快递公司代收货款。防止这类诈骗,消费者对于到付包裹务必谨慎签收和付款,在拿不准的情况下可直接拒收;如果到付件并非自己网购商品或者是完全陌生的包裹,要注意查看寄件人地址或拨打电话核实,并当场打开包裹检验。如果发现疑似存在数额较大“诈骗”行为的,应当及时报警。张兆利律师